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频道 > 影视热点报道: > 详细内容
纪录片《南海Ⅰ号》即将“浮现”古沉船
发布时间:2011/11/26  阅读次数:4693  字体大小: 【】 【】【

  11月25日,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首部高清纪录片南海Ⅰ号》首映式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这部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文物局联手打造的三集纪录片,将在12月2日至4日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首映式现场,《南海Ⅰ号》的总制片人、总导演、纪录频道总监刘文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拍摄前后的情况。

     央视首部原创高清纪录片

     《南海Ⅰ号》全面、细致地展现了南宋商船“南海Ⅰ号”的打捞过程,以及这条沉船背后的故事,《南海Ⅰ号》的总制片人、总导演、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表示,“‘南海Ⅰ号’作为一艘沉没于中国南海的南宋商船,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2007年很多观众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中国成功打捞了这条沉船,但是大家对这一切背后的很多百转千回的故事并不知晓。”

   刘文还称,南海Ⅰ号的打捞过程中几次面临险境的状况,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所有的文物都会损坏。整个打捞团队顶着巨大压力,一次次地根据现场条件的变化调整策略,这个过程起伏跌宕,极具戏剧性,但又完全真实。

  着眼打捞人物细节

  刘文介绍,《南海Ⅰ号》的拍摄是对“南海Ⅰ号”沉船的发现、研究、打捞历程的一次全景式展现,是对中国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的一次生动展示,也是对水下考古类纪录片创作的一次重要探索与尝试。《南海Ⅰ号》今年3月20日开始摄制,共计拍摄高清影像素材7500分钟,使用历史影像资料240分钟,采访了几乎全部的当事人与专家,寻找到遍及海内外的相关文献和遗存。

  “我们在片中呈现的打捞,更着眼于人物和细节,从最初的方案设计到后面的执行,每个人都面临着反反复复的选择。沉船被打捞的命运和人物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悬念到最后才揭开。”刘文说,打捞过程中几次面临险境,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损坏所有的文物,整个打捞团队顶着巨大压力,根据现场条件的变化一次次调整策略,整个过程起伏跌宕,极具戏剧性,但又是完全真实的。“为什么说这次打捞可以载进史册,是国际水下打捞事业的创举?看完《南海Ⅰ号》你就明白了!”刘文笑言。

  三维特效复原古城

  为使观众对这些消逝的历史有直观的了解,负责视效的导演刘华率领团队研究了大量的资料,将考古学与三维数字技术相融合。对宋代泉州城用数字三维特效的手法进行了复原,展现了古城的繁荣景象;通过实拍再现与三维动画特效合成,逼真再现了宋代福船建造的场景。而漫山遍野薪火不熄的宋代烧窑景况,也借助特效技术呈现于片中。刘文说:“除了复原泉州城、造船和烧窑外,我们做出的特效画面还会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追寻"南海Ⅰ号"的历史踪迹。”

  首次运用水下摄影

  “"南海Ⅰ号"作为一艘沉没于中国南海的南宋商船,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2007年很多观众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中国成功打捞了这条沉船,但是大家对打捞背后的故事并不知晓。”刘文介绍,《南海Ⅰ号》第一次用科学实证和多维影像展示了对“南海Ⅰ号”沉船整体打捞、大量文物出海、沉船探查还原的全过程。

  “全片大量运用水下摄影、多维影像、动画复原等技术手段,借助高清电视技术的特殊表现功能,用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再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宏大历史场景;同时,第一次运用水下摄影再现的方式,还原了20年前考古队员们发现和探索"南海Ⅰ号"的真实过程。在"南海Ⅰ号"的沉没地广东阳江上下川海域,节目组邀请中国水下考古队最资深的水下摄影师进行水下摄影,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海底,考古队员用双手触摸探查沉船,这一幅幅画面传递给观众的是对水下考古人的敬意。”

  作为央视纪录频道首部推出的原创高清重点项目,该片的中、英文版将会登陆央视纪录频道国内版、国际版以及央视的其他相关频道在海内外播出。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