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频道 > 画坛传奇 > 详细内容
张晓刚谈:新作《史记》的记忆再叙述
发布时间:2009/11/12  阅读次数:31393  字体大小: 【】 【】【
    新作《史记》是张晓刚又一次对自己80年代个人记忆的再叙述。在如今中国当代艺术的讲述中,个人记忆都不约而同地汇集且固守在80年代那段令人回味的时光,“巧合”得令人乏味。


  80年代,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动荡的时代,那十年也是如今已成为中国“头牌”的当代艺术家们生命与艺术的青葱岁月,他们下意识选取了生活的细节与记忆作为创作的主体,进而被西方世界和批评家共谋成一场阐释的狂欢,于是,艺术家的个人记忆被时代烙印绑架,成为了宏大背景的象征。就像张晓刚在《史记》中所展现的,那些是他个人的成长线索,而观众仍想从中窥探和解读出一个时代的气息。

  2009年9月27~11月15日,张晓刚最新个展《史记》在位于北京798的佩斯画廊中国馆举行。与过去不同的材质表达着相同的主题和记忆。这位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在众星捧场、人群簇拥的氛围下,疲于应付也乐在其中。

  展览开幕两天后,张晓刚开始接受媒体专访,所有采访都由画廊为其安排,他像明星赶通告一样面对媒体的不同要求。因为采访过多,他也会忘记时间。在比约定时间迟到半小时后,张晓刚微笑着出现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面前,连连道歉。他穿着牛仔裤和休闲衬衫,没有丝毫时尚的痕迹,一边抽着“中南海”一边认真应对每一个问题,态度随和而健谈。

  “对我来讲,80年代很有感情”

  中国新闻周刊:开幕式上几乎所有艺术界的大腕都到了,媒体都在追着你采访。但是你的画又都这么阴暗,这种分裂的感觉你现在适应了吗?

  张晓刚:开始不适应,这几年还算适应了。没办法,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开幕式上都是朋友捧场,我也经常去参加别人的展览开幕式。现在我有个开关,面对媒体的时候就把开关打开,回去画画再把开关关上。

  中国新闻周刊:这些大型的雕塑都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的?这些墨水瓶、钢笔等等物品都有一种被揉压过的,被废弃的感觉,这是你最初想要的效果吗?——表示时间或者一个特定时代外部的压力。

  张晓刚:还没想到“废弃”这个词。这些作品是2007年开始做的,我的想法总在变,反反复复的,而且我做东西比较慢。弄得我的助手忙得时候忙死,闲的时候闲死。最初的时候做这些雕塑形象还比较写实,但是我觉得不行,把那些日用品放大,已经有好多人做过,而且还是把一个符号从画面上拿下来变成立体的。我就想怎么处理一下。我想要的是物品被改变后的效果。最初还想过两种材料混合在一起,但是技术问题解决不了。我最后就想这个物品能不能拧一拧,我就问助手,说可以这样。想法就定了。所有东西都拧一下,不要多,只要感觉东西被改变了。

  中国新闻周刊:那些小的水泥雕塑,上面都是80年代特有的生活用品。这样排列,有一种考古遗址的感觉,是你本身就想呈现的感觉吗?

  张晓刚:这些小物件是后来的想法,在展览题目确定了以后了。其实最初我和冷林(注:PACE画廊负责人,张晓刚的经纪人)商量展览名字,想了很多,比如“对什么什么的记忆”,但是都觉得不好,他脱口而出叫“史记”。我说不行,这题目太大了,给别人的感觉是你有什么了不起似的。但是冷林说,不怕,你这些东西就是个人的一种对历史的记录,用这么个伟大的词也是表达现在对历史的一种态度。对我来讲,80年代很有感情,我就想把那个时候用的东西呈现出来,我就开始画图,让助手去找,淘了很多老物件。

  到开展前一个月才确定要用水泥,那面墙和地上的水泥方砖是一致的,像是从墙上拿下来一块砖放在地上的。这样做还有一种死亡的感觉。

  中国新闻周刊:用不锈钢板的想法是想能从画面上反射出观众的影子吗?上面的字,评论者说有中国“题画诗”的感觉,你在画面上写字最初是摘抄你喜欢的作家作品,现在变成你自己的日记了?

  张晓刚:不锈钢板画是去年的想法。当时在纽约刚做完《修正》那个展览,在纽约的一个咖啡馆,灵感突然来了,我想做一批和镜子有关的作品,把文字、画面和观众怎么结合到一块。但是镜子易碎,就选择了不锈钢板。

  我一直想怎么把文字和画面结合起来。以前在油画上也写过字,但是感觉不对。最初是抄书,后来开始尝试自己写一点。都是很真实的感觉,等画干了,就写在上面,错了就划掉。有的文字和画面有关系,有的没关系。一般下午四点到八点是我状态最好的时候,不过要从绘画的状态转换到写字的状态,很难受。

  中国新闻周刊:所有文字都不做底稿?

  张晓刚:没有底稿。我这次不追求以前作品里的那种经典的感觉,追求的是即兴感。有的时候你写着就会陷入一种状态,会越写越愤怒,或者越写越虚无。

  “我的年龄也不需要读太多东西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自己的作品从《大家庭》到现在的新作品,一直围绕着“记忆”这个主题,都是对于80年代的回忆。你也说过,一个人认为一段时间重要,会一直生活在那段时间里。如果只画回忆的话,如果有一天你失忆了会去画什么?你现在的状态像明星一样,缺少安静和思考的时间,再过二十年你还能画出对现在的回忆吗?

  张晓刚:如果失忆了,那我就画我失忆的感觉吧。对于艺术家来说不应该去想你会失去什么,而是应该想你捕捉到什么。我一般不太去想明天的事,想多了,今天就没有勇气了。我想,像现在这么忙可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再过两年,新的艺术家起来了,你们媒体就会把焦点转移到他们那去了,只过一段时间来看看我们这些老艺术家是否还活着。

  我不是一个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也不是一个观念主义的艺术家。地震发生了,我没办法马上就画出来一幅画,我得等也许十年,想想地震到底给人留下了什么。我也没办法把一种观念简单地放在那。所以我觉得有人说我的画里有梦境的感觉,像卡夫卡还是对的。

  中国新闻周刊:你画中的文字很多都是以前喜欢的作家,卡夫卡、艾柯等等,还有平克·弗洛伊德和大门这样的乐队。你现在还读这些吗?

  张晓刚:现在读不动大部头的书了,就看看短的吧,报纸杂志的。我的年龄可能也不需要读太多东西了。我书架上的好多书都是年轻的时候买的,也未必都看过,只是买来放在那,就是一种氛围,是精神支柱。

  我正在整理一些书信,会出版一个文献,就是当时圈内的人讨论艺术互相来往的书信。

  中国新闻周刊:从你最初的成名作到现在的雕塑,其实线索一直是很明显地围绕同一个主题。你想过要主动断裂过去,再去做新的东西吗?

  张晓刚:我年轻的时候有这种感觉,不想画了,要换一种新东西去画。1993、1994年那会儿,《大家庭》其实是一种很明显的断裂,像强迫症一样,觉得必须要改,所以有了《大家庭》。后来的《记忆与失忆》还有这次展览的一些构图,在1993年和1997年左右,就有一些草图了。但是放着没动,没找到好的表达方式。现在才做出来。

  《大家庭》以后我想明白了,其实不是想寻求改变,而是找到你自己。我是那种慢慢走,停下来看看风景再走的艺术家,不是那种坐下来思考一个哲学问题然后去革命的艺术家。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