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学快报 > 详细内容
一场善意纷争:中学语文的"鲁迅风
作者:茆琛 朱霞  发布时间:2009/9/16  阅读次数:31449  字体大小: 【】 【】【

   “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这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一段文字,曾经这一段文字作为经典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原文,但是,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为了忘却的纪念》已被取消,同时被取消的还有鲁迅作品《药》,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



     一时间,语文教材中调整鲁迅作品的消息成为网络纷争的焦点,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经典文学,在教科书中该何去何从?
鲁迅作品“被调整”引发纷争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鲁迅论坛上,来自全国的学者和中学语文老师共同探讨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方式。一位老师坦言,“鲁迅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也有一些教师认为:“鲁迅的作品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读懂的,每个人每个阶段的体会都不同,还要融合在当时的大背景中来解读这些文学作品。”

这些纷争尚未平息,媒体即报道了人教版语文教材减少鲁迅作品的消息。

支持调整作品者旋即亮出观点。网友“laoqiao  ”认为:“鲁迅的文章含意并不艰深,有些文章甚至很简单,只是说得太晦涩,放在中学课本里的确不怎么合适,老师每讲一篇鲁迅的文章,也很头疼,往往在疏通文章字句上就要花很多时间。”而这一点也是很多语文老师的感受。有15年语文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陈文元谈到鲁迅作品教学时坦言“规定动作比较多”,先剖析时代背景、政治背景再讲述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挑战性,当然更多的是对教学方式的要求和挑战。

很快,与此相悖的观点在网上络绎而出。有网友尖锐的质疑:“有人把国学经典称为‘心灵的鸡汤’,那么鲁迅作品则可称得上是民族精神的‘高钙片’,专制国人的劣根性和软骨病。让我们下一代早早尝尝鲁迅先生的‘麻辣烫’有什么害处?”“英国都知道托尔斯泰,德国人都知道歌德,到了我们中国本该让孩子们知道鲁迅时,却又成了‘鸡肋’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可笑’啊?!”

从新华网所做“关于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减少”的调查可以看到,52.13%的网友认为减少鲁迅不合适,46.29%的网友觉得这个时代非常需要鲁迅精神,关于鲁迅作品减少的讨论已经逐步由中学教育升级为鲁迅精神的争论。

教材调整并非要淡化“鲁迅精神”
由于语文教育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教育的重任,因而经典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刊载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教科书中关于经典作品的调整并非仅涉及鲁迅作品:2004年11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次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中由于选取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章节,还选入了王度庐的武侠小说《卧虎藏龙》,一时间“武侠进课堂”引发热议。

教育界人士认为,此次社会对鲁迅作品“被调整”的高度关注,除了教科书的特殊性外,还缘于国人对鲁迅本人及其作品的感情。因此“一切纷争都是善意的”。

记者注意到,对教材调整持反对意见者,更多的强调不应在教材中淡化“鲁迅精神”,应继续民族精神的传承,留给下一代“不能忘却”的烙印。

网友“旗鸣行”在新华网发展论坛留言认为“敢不敢张扬鲁迅精神,是衡量一个时代有没有自我解剖、自我批评意识的标志。我们不能只在开展革命时大肆张扬,革命成功后就束之高阁。”网友“狐一”更是有些激动的说“鲁迅,中国人的精神,其作品说删就删,何处体现‘看得见的公正’。我是中国人,无法忘记鲁迅的精神!”

但在专家看来,调整几篇作品,并不意味着对“鲁迅精神”的淡化。

据了解,目前鲁迅选入中小学的文章多达20篇以上,堪称被教科书引用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由于一些篇目的选择和教法值得商榷,个别词句对于中学生而言生涩难懂,因此给予了调整。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理事、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冯玉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谈到这一点:“任何作家的作品都属于他的时代。身处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作为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鲁迅先生的人格和气质决定了他的文章具有很强的战斗性。不管在什么时代,作家在创作上都是自由的,鲁迅先生选择的文学创作方式,只适合他,不能成为唯一标准。沈从文、梁实秋、林语堂等作家都按照自己的审美思想进行文学创作,不也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吗?我觉得,我们国家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认识越来越理性了,教材的变化不能说我们就会忘记了‘鲁迅精神’。”

记者点评:人文教育还需多元化解读

就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为“去鲁迅化”、“鲁迅精神”和“民族脊梁”争论不休时,更多的青少年却忙于各种暑期培训班和训练营,他们关注经典更多的源于个人兴趣和爱好。

“教材中多了那些作品少了那些作品,对我的影响不会很大,想看那些经典我会自己找来看,不感兴趣的东西学了也是为了应付考试。网上的争论我看了,似乎没有必要那么激烈吧?好作品我们自己也能辨别的来。”“90后”武敏边上开心网边轻描淡写的说着。在中学生眼中,他们关注80后作家,关注魔幻小说,关注网络;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关注鲁迅。同时,教科书中个把篇鲁迅作品的调整,也难以影响他们遴选经典作品的倾向性。

人文教育在信息日渐庞大、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越发地需要温柔解读,双向沟通。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如何诠释经典,如何解读架构大家文本成为一门艺术。

冯玉雷等文学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始终认为人文教育是多元化的,中学生涉猎文艺的范围,来自互联网、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甚至同伴。不仅教科书,社会关于鲁迅经典作品的一些活动,同样能影响到中学生。曾经,中国作家协会、中国鲁迅研究会为纪念《狂人日记》举行的“我读鲁迅”全国征文大赛,即得到学生们的参与。而鲁迅故乡也持续得到青少年的关注,澳门“鲁迅家乡参访团”组织青少年参观鲁迅故里、兰亭,感受鲁迅当年生活的真实场景即是一例。

“鲁迅精神”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渠道传承。而和谐的、温和的多元化的文艺传播形式成为社会公众和专家的共识。从国产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流行到周杰伦“国文”式歌曲入选台湾中小学教材,从《明朝那些事儿》到“百家论坛”的兴盛都可以触碰到中国传统精神的静谧回归,这些正以更为自然和符合人性的方式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人文环境。有一天,文学大家冰心的作品《小桔灯》以类似《最小说》插图的形式改编为漫画时,女主角飘扬的长发和短裙,希望在多元化文艺氛围中不再引发善意的纷争。

来源:新闻中心-中国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