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诗词新闻 > 详细内容
汪国真从诗歌转向音乐 挑战另一座高峰
发布时间:2010/8/1  阅读次数:16516  字体大小: 【】 【】【
    一场诗歌热,热了20年。在中国大陆当代诗人中,或许只有汪国真能成为这样一种“现象”。昨日,作为本报第十届楚天少儿诗词朗诵大赛启动仪式的特邀嘉宾,汪国真来到武汉,并做客本报读者热线。“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样的句子,不仅仅出现在粉丝们的诗抄本上,也是汪国真身体力行的写照。从诗歌而书画,进而音乐谱曲,到了知天命年纪的汪国真风采不减当年,还在跋涉一段段新的征程,挑战一座座文艺高峰。    

  汪国真,祖籍福建厦门,生于北京。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中国大陆当代著名诗人。1990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随后有《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等诗集,曾在上世纪90年代掀起一股“汪国真热”,并被誉为“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

  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跨越自己》

  从诗歌到音乐换到另一个江湖

  问:我们都很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您最近在忙些什么?

  汪国真(以下简称“汪”):最近几年创作的重心从诗歌转移到了音乐,我在尝试作曲,已经差不多400首了,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给一些古诗词谱曲等,几年前我出版了《小学生必修80首古诗词曲谱》。

  问:作为诗人,您已经家喻户晓,而作为作曲家,人们还比较陌生。您为什么想到要做这项工作?

  汪:一方面,我最初写诗,得到读者肯定以后开始研习书法和绘画,有一定收获以后,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作曲;另一方面,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记一首流行歌的歌词很容易,但背诵古诗词却很苦恼,我希望他们能通过音乐来背诵古诗词。有一次我看电视,一位歌手在接受文化考评。题目是两句陆游的诗,问作者是谁,小伙子回答“汪国真”,把我乐坏了。我同时意识到,让孩子和年轻人更愿意学习古诗词是多么重要。

  问:什么时候开始的谱曲创作?对自己有信心吗?

  汪:在我的各项尝试中,谱曲是最晚的,从七八年前开始。我作曲靠自学,因为诗歌创作已经让我很娴熟地掌握节奏、韵律,只需要学习如何记谱就行,这是技术上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根据歌词的风格,配上或雄壮或抒情的曲风。我曾为歌手白雪配过曲,歌词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后来白雪告诉我,唱这首歌的时候她哭了,我想这种感染力有一半归功苏轼,也有一半是我的功劳吧。

  问:那诗人和作曲家两个身份,您更愿意选哪个?

  汪:现在我是个诗人,但也许10年后,我的音乐会更加有名。

  问:之前您还练习过书画,感觉您是一个精力很旺盛的人,这么多才多艺,学习的动力来自何处?

  汪:练书画其实很偶然。因为诗歌出名,我有了很多签名的机会,但当时字很难看,所以想着练字。等字有了长进,又开始学画画。无论是写诗还是书画,或者作曲,我都把它们看成实力的表现。实力就是机遇。人们都说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但有实力的大学生就业其实很容易。就像我写的那句诗“不是苦恼太多/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

  问:那在将来,有没有可能为武汉也写一首歌?

  汪:其实我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为祖国各地都写一首歌,当然我也希望,将来有一天能亲手为武汉写一首歌。

  其实,成功很远也很近

  成功是出色的平凡

  ——《成功是出色的平凡》

  各种意外巧合造就许多第一次

  问:您觉得自己的成功有没有幸运的地方?

  汪:有的。我的第一次发表诗作就不是自己投寄的,而是《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在校园发现了我们一批学生的诗作而刊发的;我的第一本诗集也不是自费出版——尽管上世纪90年代初,诗歌已经辉煌不再。那时一位老师发现学生都在传抄我的诗,她的先生是出版社编辑,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出版价值,然后才有我那本《年轻的潮》。

  问:那您研习书画,有没有难忘的第一次?

  汪:第一次出版书法作品集也很巧。我曾用毛笔给一个美术编辑写信,收到回信时,他就提出出版我的书法集,因为他觉得我的字还不错。有一年我去安徽巢湖开会,而此时距离巢湖不远的庐江正打算在周瑜墓前建纪念碑,得知我在安徽,便邀请我来撰写碑文,结果我的字第一次刻上了旅游景点。

  问:那《小学生必修80首古诗词曲谱》是您第一本音乐曲谱集?

  汪:是的。我还有第一张音乐光碟,和第一次个人的专场音乐会,很多音乐人都不一定有。

  问:还会有什么“第一”?

  汪:我曾经也写过古典诗词,大约一百多首,过去零散地发表,今年底可能会结集出版。这应该是我第一本古典诗集吧。

  大路走尽还有小路

  只要不停地走

  就有数不尽的风光

  属于鲜花微笑和酒杯

  怎比得属于原野清风和海洋

  ——《即便成功使我们声名远扬》

  若为吃饭发愁我也没心情写诗

  问:上世纪90年代的“汪国真热”,对您来说有什么变化和影响?

  汪:就是觉得生活秩序被完全打乱了,当时经常到大学里面讲课,还有很多社会活动,其实我倒想静下来好好写写诗。

  问:上世纪90年代,诗歌已被边缘化了。您如何形成了诗歌热?

  汪:人们的确在排斥一些自以为是却不知所云,或者是仅仅有一些小圈子的人叫好的诗歌、诗刊。我觉得真正能够流传起来、为大众所接受的诗歌,应该有三个标准,那就是通俗易懂、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以及经得起品味。

  问:换到这个时代,您觉得自己还能写出来吗?

  汪:我相信我可以写出来。诗歌的生命力在最广大的读者身上。我的诗在部队、学校,甚至在打工人群中都很受欢迎,这是它的生命力所在。90年代的时候诗歌环境就不好,也并非所有诗人都能写出来的。一首诗好不好只有两个标准,第一是读者是否欢迎,第二是是否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很多人的诗只在当时的时代受欢迎,时代一过就没有人再读了。

  问:您觉得诗歌的繁荣还会再现吗?

  汪:这个是需要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的。但是有一条,人们的生活压力不能像现在这么大。如果我需要为吃饭、住房发愁,我很难想象自己是否有心情去写诗。

  花絮

  “90后”打来热线热追汪国真

  从第一本诗集畅销开始算起,汪国真已经被传诵了20年。很多20年前走红的诗人已经走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昨日来到本报接读者热线的汪国真,却被那些熟悉他的诗的“90后”年轻人打动。几代读者同背汪国真诗歌的情景,在本报的“读者热线”上演。

  得知他正在为古诗词谱曲时,很多“90后”充满期待。生于1990年的刘同学表示,很希望能听到汪国真谱曲的古典诗词,“古代诗词的配乐很多已经失传,相信汪老师会给人全新感受。”

  汪国真热线,背诗的当然不会少。“70后”陈先生和一位“90后”的大二女生,不约而同地背起了他的《热爱生命》:“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还有一位高中女生在电话中表示,很多同学都会读几首汪国真的诗,“您的诗读起来非常舒服
。”  
来源:荆楚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