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就在《城市之光》上映前一个月,周亚平导演的纪录片《南京城》在央视播出,有评论称《南京城》为“荡气回肠的诗人纪录片”。清明诗会、官方电影和《南京城》占用了他几乎全部的时间,他仿佛突然意识到地对记者说,“这么看来我很辛苦啊!”
由于南奔北走,他隔了十天才更新了自己的博客。在最新的一篇博文中,他自我剖析到,“我做纪录片,由于不认为是个好玩的事儿,所以自我输送了理论依据,即纪录片能够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些什么?我把历史文化看作遗产,把诗歌、世博也看作遗产。理论上打通了,我才能做事。
这是世博会159年的历史上首次诞生官方电影的概念,问及缘由,周亚平说还得从奥运会官方电影说起。“奥运会一直有官方电影的传统,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官方电影就是由新影厂做的,而且反响很好。这边一结束,上海世博会就开始了。世博会没有完整的官方电影的历史纪录,因此很多影像资料都缺失了,于是上海世博局就决定做一个世博官方电影。”
在新影厂主楼336房间,刚出机房、一天都没顾得上吃饭的周亚平在记者对面坐定,虽然熬了几个晚上,。黑色皮衣,配一条蓝色格子围巾,说话文绉绉的,周亚平的气质很符合一个抒情诗人的形象。“作为一个专门做纪录片的机构,新影厂在世界上可能都是凤毛麟角,它一直记录着共和国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我相信世博局在选择时,是有这方面考虑的。”
盖上了“官方电影”这个戳,自然就意味着获得了某种权威性和独家性,周亚平也坦言,“记录世博会的渠道现在很多,如果在只有一个名额的情况下,希望能给官方电影。”然而,在获得独家授权的同时,是否也意味着受到官方意志的某种介入和规定呢?
对此周亚平并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告诉记者,《城市之光》和《上海,2010》由上海世博局和中央新影联合出品,因此也是由两者共同创作完成。作为上海世博会官方影片的总导演,他常常要在世博会主办方、创作团队及各种专家之间做一个平衡。“我自信还有这样的融通能力。处理的办法肯定会有妥协,但是妥协并不意味着没有特色和特点。官方电影只是一个提法,我想官方的立场和民间的立场都是人本的立场,对有益于艺术创新的内容,包括故事和情感,我认为双方都不会予以排斥。”
不过,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上海世博局第一看重的还是官方电影的历史史料价值。“这一点他们是反复强调的,我们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因此官方电影保存影像资料传世的价值是第一位的。”为了保证这样的高度,最初拍摄的一些人物和故事的篇幅不得不压缩。长期的制作经验让周亚平对于官方电影的立意非常了解,“我把这样的影片叫做‘定制片’,太具象的东西会降低影片的信息量,让影片变单薄。”
在外滩拍摄《上海传奇》的贾樟柯、旗袍老太太汪薇玉、热爱中国文化的德国人马可和记录上海城市变迁的徐氏父子,都是他们的拍摄对象。“这样一部官方电影,从业内的角度来讲,往往跳脱不了所谓‘宏大叙事’的窠臼。但我一直在把他们往回拉,我一直说不要假大空,要好看、好听。这些个案虽然不能展开太多,但可以以点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