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地方文艺: > 详细内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民族文化精华
发布时间:2010/1/13  阅读次数:18695  字体大小: 【】 【】【


  1、遗址:全县有历史文化遗址26处,均为居址。新石器文化遗址为里耶溪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文化遗址包括里耶的溪口桥东、溪口桥南遗址和苗儿滩拿卡毕、姚家堡、瓦厂遗址;春秋文化遗址包括苗儿滩陇洞湾遗址和里耶尚家屋场遗址;战国文化遗址包括里耶婆婆庙、麦茶、湾塘遗址和苗儿滩坪里遗址;汉代文化遗址包括里耶学堂边、大丘、王家屋场、城里、龙潭坎遗址和苗儿滩渡船口、宝塔山遗址及隆头廖家坪遗址;两晋文化遗址包括苗儿滩下街遗址和华塘官渡口、螺丝滩遗址;宋代文化遗址为石羔甘碧遗址。

  2、窑址:全县有窑址2座,均为元明时期窑址,为石羔永兴的窑厂沟窑址,石羔白泥的伢坟坡窑址。

  3、古建筑:全县有古建筑15处,均为清代建筑。其中桥14处,塔6座。

  4、古墓葬:全县有古墓葬24处。里耶的除外有22处。

  除此而外,还有众多的特色的土家古村落、古民居、凉亭桥、石(木)刻和其它未探明文物点。据我们粗略统计,我县文物点包括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遗)址群(45处)、古村落(15处)、古民居(35栋)、凉亭桥(9座)、古塔(6处)、古碑刻(81块)、石桥(7座)。

  县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民间文化遗产,特别是土家文化遗产丰富,奇特。现存有300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龙山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加强重视,健全机构。我县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未间断。龙山县文化馆成立之初就设立了文博室,配备了文博专干。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县委县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于1993年了成立龙山文物管理所。2006年成立了龙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于2009年3月,将股级机构龙山文物管理所直接升格成为正科级文物管理局。同时,在县里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领导机构。如龙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龙山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龙山县爱国主义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等,来加强对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领导。

  2、重视普查,摸清家底。到目前为此,我县己开展了四次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其中三次是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一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1956年,在国务院在《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中提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对历史和革命文物遗迹进行普查调查工作”后,我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第一次文物普查。此后,在1961年3月国务院颁发《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强调:“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进行经常的文物调查工作”精神的指导下,我县在以后的时间不间断的搞了一些零星的文物普查工作。1981年,我县在州里的指导下又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普查的规模和成果都远远超过第一次普查,实现了对文物资源的抢救性发现和超常规积聚。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的要求,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从2007年4月开始,到2009年11月已结束。资料整理到2011年12月结束。普查范围是我县境内地上、地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2006年6月到9月,我县对全县34个乡镇同时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通过这四次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县文化遗产的分布和保存现状,为我县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奠定了资源基础。

  3、抓规划,重申报,创品牌。多年来,我县依托三大主流文化资源,抓规划,重申报,在文化遗产创优夺牌上取得了好成绩。截止目前,县里己做好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修缮规划》、《里耶镇城市总体规划》、《里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里耶历史文化名镇修建性详细规划》、《里耶古城重点节点景观规划及建筑设计》、《里耶遗址本体保护设计》、《里耶古城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等规划。同时,经过申报,我县己获得了22项文化遗产的国字号品牌,包括2个国保单位(里耶古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里耶镇),6个国家级代表作(土家织锦、土家族摆手舞、毛古斯、打溜子、梯玛歌、咚咚喹),5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土家织锦传承人刘代娥、打溜子传承人田隆信、摆手舞传承人张明光、梯玛歌传承人彭继龙、咚咚喹传承人严三秀),2个国家级工艺大师,4个国家级文化艺术之乡(靛房镇、苗儿儿镇、农车乡、兴隆街乡),1名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田隆信);12个全国“土家织锦优秀工艺师”,1个“中国土家织锦之乡”。

  (三)、龙山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

  文化遗产事业历来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面对当今国内外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遗产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我县的文化遗产事业必须走既切合县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

  ——在发展方向上,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构建全县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事业,实现由文化遗产大县到文化遗产强县的转变。

  ——在发展目的上,坚持以人为本,把文化遗产保护与满足全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结合起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在发展思路上,把文化遗产事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入文化发展进步潮流,置于工作总体布局中来谋划、来推进,不断提升我县文化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影响力。

  ——在发展动力上,坚持改革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强化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参与、民众共享共建,建设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管理体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科学的发展模式,努力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在发展力量上,坚持政府在文化遗产事业中的主导地位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研究制定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的政策措施,拓展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调动广大民众和社会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发展依托上,坚持把基础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新形势下基础工作的标准和要求的新变化,着眼于基础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加大文物执法、摸清文物家底、文物人才培养和文物安全保障等基础工作的力度。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记忆是我们共同的职责。

来源:黄标 黎代华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