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频道 > 人物报道 > 详细内容
冯长江:艺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发布时间:2010/1/21  阅读次数:29146  字体大小: 【】 【】【


        冯长江:当时是这样的.我在第一个画廊做展览的时候,这个画廊的老板就说,这么强烈的色彩在中国我没有见过。在他的文字说明里面,他把我的画叫什么?叫纸上油画。后来我问到他的时候,他说,你光说纸上的色彩,他不明白,一说油画他们就明白了,油画就意味着色彩。油画是光、影、色彩最有说服力的美术作品,所以,他只好用纸上油画来说,虽然听来好玩,也不乏道理,他用他能够向他的客户和收藏家说明的语言在说。

  美国一家非商业的官方网站,在里面有五位中国艺术家,我记得其中也有陈逸飞先生,他们都画得非常好,都是画油画的,这个网站收录了在历史上下两百年之内搜索了全球300位杰出的艺术家,全是画油画的,而只有我是独一无二的纸上的中国画。所以说,欧美人不喜欢中国的纸上画的说法有点偏激。问题不在于是布是纸,而在于布和纸上的语汇。

  记者:您对目前咱们中国所谓的“当代艺术”怎么看?

  冯长江:当代艺术这个叫法没有什么特别。首先说,什么叫当代艺术?也就是生活在当代的人的艺术,你只能用当代生活的感受去搞艺术,你的艺术本来就是当代的,为什么要搞得那么玄?还冠以什么前卫艺术,超现实艺术之类名衔吓唬人!但是据我所知有一批年轻艺术家在色彩工艺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但是他们不知名,没有人推崇。据我所知,在美国,搞这种当代艺术展览,观众是很少的,大概是因为看不懂吧。前一段时间,当代艺术的作品价值被炒得很高,这是一场游戏,现在我们冷静了,清醒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艺术肯定是植在自己的国土。民族性就是排他性,如果没有排他性,就不可能有民族性。

  排他性减弱了,盲目地接受人家的东西,离开了自己的根基,可以吗?可能生存吗?所以,艺术家不可以做任何离开自己民族根基的事。在这一问题上我始终十分清醒。艺术品就是艺术品,它所产生的价值和画家投入的劳动要成正比,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你超乎它的比例,超乎它的正常规律,就会失衡,都是不正常的。所以,我跟我的代理商都讲了,我说我们不搞这一套,不搞炒作,正常运作,根据艺术成就的不断提高,提升它的价值,是逐步的、稳步的、一步一步地在走。有人说,你看某某某画的线都值一百万、两百万,你还是那个老样子?我说他是他,我是我,他的事情不关我的事情,我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现在一些画家把自己的画炒到一百万、两百万,甚至上千万,现在摔死了,因为他上的太高了,违背了事物正常发展的规律。

  记者:再问您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国内艺术界大家都很关注的创新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冯长江:现在创新几乎变成一种时髦的口头禅。当然,没有创新世界就黯然失色,人类就无法进步。但是,创新不是谁人都能来得了的,它是有条件的,创新需要具备相当的智慧和能力,任何事都是如此。做为一位画家你没有足够的学识,没有足够的对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研究,没有足够的绘画艺术技能的把握,就没有资格奢谈创新。创新是对未来事物的创造,对未来事物的现在和过去一无所知,也就根本无法去创造!  大文豪维可多?雨果有句名言:“要知道未来世界,请将现在世界各处走遍!”这是一位智者对世界反思的绝唱!我们要花时间和精力审视周围的世界,熟知旧的事物,你才有可能知道怎样去创新。绘画的创新,还要深入了解研究绘画语汇,它是无声的东西,比如色彩,本身是没有语汇的,如果不用你的智慧将它编织的话,它就只能是一片颜色。要通过画家的智慧让色彩说话,色彩才会有感情。利用色彩造成的视觉的感染力,才会有语汇。有些画家在画面上涂抹一些红红绿绿的颜色自以为是创新,就以为有了色彩语汇,这真的很好笑,过于肤浅了。还有些人把训练严格的造型能力说成守旧和落伍,更是荒诞了!其实这是狐狸的哲学:夠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不好吃。热衷于搞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甚至是奇奇怪怪别人根本看不懂的东西就以为是创新,这本身就是一种奇怪。总之,创新的最后结果便是要好,要有令人愉悦、令人欣慰、令人感动、令人振奋的东西在里面。

  记者:的确,我们现在的绘画不多见有丰富色彩语汇的作品,色彩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冯长江:色彩这个东西你首先要喜欢它才能感觉到它的价值,我对色彩有着天生的敏感。我在二十多年前出版我的第一本画册自序里这样写到:“……当我有了记忆的时候,脑海里泛起一叶叶神奇的小舟,象七色的花瓣洒落在清澈的小河,于是我做起梦来,自然那梦也是七色的……”我就是带着七色的梦幻渡过我人生的年年月月。看到了这样一幅照片连环图:一位指挥家把自己的指挥音乐的场景用色彩做了一个蓝图,非常有意思,我一直都保存着这张图片,后来因频繁搬家弄丢了。一个长条的,有十几个画面,从深深的非常冷非常沉静的深蓝的颜色开始,然后慢慢过渡,到蓝,然后到天蓝,然后变成蓝绿,以此循序渐变,然后变成黄、深黄、橘黄、朱红、大红、鲜红,形成一个有序的色谱,就是由冷到暖渐变的一个色谱。有意思的不是这个色谱,而是在每个色谱里都有指挥家的形象。在深蓝色里指挥家把头深深地俯低下去,指挥棒沉重地指向着地面,非常沉重、压抑,随着色彩由深到浅由冷到暖的渐变,指挥家的情绪再不断地变化,到了朱红、大红的时候,指挥家头部高扬,双臂振奋,指挥棒直指天空,进入很绚丽很辉煌的时候,那个指挥家简直疯了!

  乐章的变化就是情感的变化。利用这个色谱的冷暖颜色渐变及指挥家情绪的变化,形象的表达了色彩的情感。这张图片是我当时在苏联时期的画报看到的,俄罗斯一个很有名的指挥家编的。音乐本身的感染力,沉重的、悲哀的、欢乐的、喜庆的、辉煌的、激烈的、恐怖的,可以用声音来给你造成耳朵的听觉,让你感染。色彩一样,也是通过你的视觉给你造成。如比追悼会,颜色都非常暗,大幅的黑色、人们的服饰也是深灰色,配以低沉缓重的音乐造成一种压抑、悲伤的气氛。结婚的时候用红的,很喜庆,很张扬的颜色,很膨胀,热烈欢庆。绿色很和谐,使人赏心悦目。白色清雅洁净、有神圣之感。紫色感觉有凝重力。桔色感到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此等等。这就是思维,这就是语汇。把这种思维用这种语汇的模式,通过自己对绘画的理解,编在你的绘画中,让它变成绘画的语言。这才算数。

  记者:有些画可以让你忽略他的技法,通过融入画家思维和激情编织的语汇,常常感动读者,使读者直接走进艺术家的内心世界,而忽略了他的技法,这应该是绘画艺术的魅力所在。

        冯长江:没错!我刚到纽约,就急冲冲地跑到大都会博物馆,去看那梦寐以求的经常在印刷品看到的世界名著。的确我被震了!最震惊的就是伦勃朗那张著名的自画像。我小时候上中学的时候用水彩临摹过,非常喜欢,做梦也没想到我能看到他的原作!我没有被他的高超技巧、色彩应用去折服,静静的领略大师的艺术品,欣悦地享受着大师传递给我的灵魂震撼美好,慢慢地走进他的世界。我站在他的画前良久,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这样,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处理画面:因为大师根本就没有想用什么样的技法去完成这幅作品,只有大师所感觉到的一切,只有深蕴在胸的激情。看着表面绘画很平静,但是他的激情、他对于那种人性的理解生命的诠释力量无法不让我震撼!原来我们看到他画面那些强烈质感的东西,觉得非常精彩,一定像我们的工笔重彩一样细细刻画,其实不然,只是画一种感觉的东西,他看到的感受的东西。所以绘画是视觉艺术,在视觉上做文章,用视觉的感染力俘虏读者正是绘画艺术魅力所在。我明白了大师的非凡造诣所在,就不会因为他是大师就被他迷惑。在大师的世界里我取回了我们工笔重彩绘画需要的东西。就是远看的大效果,这是他们的精华,我拿过来了。但近看,我们的工笔重彩更有的看,且耐看,这是我们中国绘画的特色,我们中国人的东西,这才是我们的传统。所以,我的画都力求做到这一点。有些画近看还行,远看没结果,远看还不错,近看却没东西,这都不成。所以我们常说的借鉴,根本不是形式上的借鉴、笔墨的借鉴、材质的借鉴、技法的借鉴。

  总之,任何艺术永远不会有固定的程式,  世界任何一方也永远不会拒绝美好的艺术品。

  记者:好的,谢谢冯先生。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