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市场 > 中国文化市场 > 详细内容
中国艺术市场策展人缺位
发布时间:2009/8/14  阅读次数:59807  字体大小: 【】 【】【

    新闻来源:策展人  


    
                中国艺术品在市场上大放光彩,艺术家成了明星。如果说艺术家是明星,那么策展人便是导演。  
  很多人都听说过策展人,但是人们错误的解读让中国策展人的身份变得尴尬。当镁光灯聚焦在艺术品、艺术家身上时,当大家谈论着展品的天价记录时,鲜有人知道这些躲在幕后的策展人。中国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鉴定委员徐嘉鑫告诉记者,前几年在中国比较“新鲜”的双年展、三年展,如今大家觉得索然无味,正是因为策展方式太陈旧。
  策展人是一场艺术展览、展会的策划人。他们在展会中负责活动的构思、组织、管理等事项。他们本该是一群智慧之人:他们必须了解艺术家的风格、思维方式、作品形态,能据以往的作品推知该艺术家能否做出符合展览要求的作品。

 “如果一个策展人扮演的是给艺术家打工的角色,只是把展览的后勤做好,那么只能说是弱势策展人。强势的策展人跟艺术家一样,有自己风格。”著名艺术评论家饶天融说,策展人关键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把一些真正优秀的作品推向市场。
  然而,目前中国策展人的现状是“一些策展人抵制不了诱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商业化运作,靠关系推艺术家。”饶天融告诉记者,一些策展人身兼多职:有的自己就是画廊老板,直接参与画廊运作,持有画廊股份;有的办艺术杂志刊物,掌控艺术评论话语权。饶天融认为,这些策展人,通过画廊运作或杂志宣传,找跟自己关系比较好的艺术家合作。一方面,策展人自身表现出“江湖气”,另一方面,策展模式也会出问题。
策展人小莫告诉记者,在国内,一些策展人沦为商业利益的奴隶,跟策展人群体糟糕的生存状况有关。“像我这样年轻的策展人,多数时间是‘无偿’劳动,无论物质还是精神,获利很小。”小莫无奈地说,“一般精心策划、规模较大的展览,从头忙到尾,平均也就拿到两三万元。我国策展制度还不完善,策展资金来源狭隘,所以策展人的日子不太好过。”  
 徐嘉鑫也告诉记者,在国外,一场展览的前期投入资金里,策展人能获取一部分费用,而在中国,展览能拿到资金赞助已经不容易,最终的利润一般全部都给了艺术家。
  徐嘉鑫介绍,正常的模式应该是资金先经策展人手,直接用于展览的运作,而后艺术家分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中国的现状却是资金先入艺术家之手,最后发工资给策展人。“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会大大降低展会的质量,展会整体效应就更难保证了。”

  此外,策展活动还被人们看成是“业余爱好”,成不了大气。“一般我们有活才干,接到了展览活动就策一策。没活干的时候,就只能闲下来。所以这份职业不是很稳定,一般很难完全靠它养活自己。”小莫说。

  著名策展人哈罗德·塞曼当年依靠策展在艺术界扬名,并为策展人这个行业铸出金字招牌。如今,中国的策展人却还在为三餐温饱而忧。这种情况下,中国想打造出世界闻名的展会,确实难上加难。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当代艺术要从已形成的套子中跳出来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