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摄影资讯 > 详细内容
记忆上海—60位中外影像作品展今天开幕
发布时间:2009/9/29  阅读次数:11002  字体大小: 【】 【】【

  位于南京东路的上海虹庙艺术在国庆60周年之际,特意邀请了60位中外摄影师和艺术家,展示他们拍摄的关于上海的摄影作品100余幅,以及记录片等实验DV作品。展览于9月29日开幕,持续一个多月。

  展出的摄影作品包括纪实摄影、观念摄影等,参展的老、中、青三代摄影师和艺术家在中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著名的摄影评论家林路先生是我们展览的特邀评论家。在展览期间,我们还将邀请林路先生为大家做两次学术讨论活动(具体时间待定)。

  虹庙是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著名道观,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上海海联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励香野女士于2006年将虹庙改建为当代艺术画廊——上海虹庙艺术,曾经举办过很多专业的国内外学术展览。在国庆60周年的时候,虹庙艺术举办《记忆上海——60位中外艺术家影像作品联展》,希望通过世界各地摄影师和艺术家的镜头,在虹庙艺术600多平米的展厅里,展示一些细节、一些盲点、一些视域所折射的上海,展现上海这种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



  参展的艺术家有:陆元敏、顾铮、王耀东、雍和、张兰生、叶梅唐、罗永进、杨青青、王刚锋、姚铿、周明、华克健、蒋振雄、颜炳新、张春发、林宇定(广州)、潘育川(广州)、姬东(广州)、张穗扬(广州)、叶晓燕(广州)、马康(南京)、田太权(重庆)、张钟琪(片子)、张宗眉、杨研、许海峰、陈航峰、戴牟雨、姚松鑫、林穗文、丁大伟、曹友涛、朱锋、严明磊、杜海兵、三水、辛冈、许铮、林航、高尔强、胡承伟、戴建勇、王南翼、肖可霄、李墙、Cathryn(美国)、尚陆(法国)、Steve  Mok莫尚勤(美国),Oyama  Tadashi小山正(日本)、Cynthia  Copper(法国)、Greg  Girard季瑞(加拿大)、Lisa  Scharoun&Frances  Tatarovic丽莎·雪蓉  与  弗朗西斯·泰若维克(澳大利亚)、Jan  Siefke  塞风(德国)、Bollen  James  华论(英国)、Xavier  JUHEL(法国)、Peter  Alexander  Reiser海石(奥地利)、Florent  Nicolas  Wendling尼古拉(法国)、Filiberto  Magnati马伯涛(意大利)、唐勇刚等。

  记录片等DV作品的参展艺术家是:飞苹果(德国)、杨青青的《冰与火》、Jeong-Ae  JU朱贞爱(韩国)的《和平与爱》、陈航峰、林航、叶田、肖可霄的《外白渡桥》、柯罗夫Rolf  A.  Kluenter(德国)、马杰米JeremyCheval(法国)的《里弄》等。  .  
.  
  艺术主持:励香野  .  
.  
  特邀评论:林  路  .  
.  
  展览策划:赵丹虹  13061621246  hollyz_art@126.com  .  
.  
  开幕时间:2009年9月29日19:00开始  .  
  展览时间:2009年9月29日至11月6日  .  
  展览地点:上海虹庙艺术  .  
  地  址:上海市南京东路496号石潭弄50号  .  
  邮  编:  200001  .  
  电  话:  86  21  63511310  .  
  电  话/传真:86  21  63505629  .  
  网  址:  www.hongmiaoart.com

         邮箱:  hongmiaoart@126.com

  图像——最可靠的上海记忆

  林路

  人类的生物特征的退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好在人类为了保存记忆,找到了更多有效的载体。图像作为人类最为可靠的记忆方式,自然为今天的上海带来了些许的安慰——《记忆上海——60位中外艺术家影像作品联展》在上海虹庙艺术600多平米展厅里的亮相,给人带来了心动过速的快感。  .  
.  
  这是一次上海都市影像记忆的全方位的狂欢。都市的概念由来已久,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间在“两河流域”下游先产生了城邦。到了公元前八世纪左右,古希腊诸城邦陆续形成,斯巴达和雅典在当时就享有很高的声誉。可惜那时候还没有摄影,更不用说DV。于是我们只能想象苏格拉底在城市街头雄辩时的模糊身影,或者猜测最早的奥林匹克的勇士们如何角逐在竞技场上……至于后来摄影的诞生,却正好处于一个全球大规模都市化的过程中。然而中国的都市摄影出现之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实际上非常之少——只有上海作为开埠最早的都市之一,逐渐走入了都市化的进程。所以我才敢大胆地说:中国的都市摄影或者说都市影像是中国其它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匹敌的,更何况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上海的影像记忆更具有了无法替代的价值。  .  
.  
  影像的记忆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在表达形式上也是多元化的。不管是纪实影像的现场客观描绘,还是观念影像的主观意识介入,这些在中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参展者,涵盖了老、中、青三代摄影师和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为上海的过去、今天和未来留下了可供资鉴的宝贵财富。这些影像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艺术家们“回到现场”去“触摸历史”,面对外滩、南京路和苏州河这些早已固化的上海建筑,以影像的方式重新注入了学术构想。他们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有效地借助细节、重建现场,让我们对一个时代司空见惯的场景来一次新的反思。这些“历史细节”由此负载了呈现历史的鲜活性的历史本体  价值,哪怕是选择了似乎荒诞不经的观念重构的方式,也是艺术家们在面对都市文本审阅过程中的心灵解读,同样具有鲜活的记忆功能。赵园先生曾说:“我痛感我们的历史叙述中细节的缺乏,物质细节,制度细节,当然更缺少对干细节的意义发现。”这一次好了,在虹庙的影像狂欢之后,我们都可以更有把握地说,上海又有了一份可靠的记忆,并且永恒。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