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市场 > 中国文化市场 > 详细内容
世界艺术品市场的三足鼎立
发布时间:2009/11/6  阅读次数:28556  字体大小: 【】 【】【

    当一个市场在失去动力而漫无目的地游弋时,可能人们更多需要的是一座灯塔,一种让人凝聚的共识。我们认为,当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就处在这样一个失速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一种新的标识,一种典范的向导、经典的凝聚。当下艺术品市场最为需要的不是一些投资,更不是一些展览,而是一种对标示的信心,一种源自艺术本身的信心,对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信心。从这种意义上讲,发掘经典、发掘典范对当今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主要反映在:一是艺术发展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二是艺术生存状态不断摆脱社会政治的影响,而走向不同艺术派别相互依存的共生生态之路;三是艺术发展的当代性课题,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艺术演进的方向;四是审美文化在社会文化,特别是消费文化的相互影响下正在走向两极化的状况,一方面审美被不断异化,技术化、平面化、世俗化及离散化的审美文化被大量地充斥着,而另一方面,向艺术本源性及本体性的追溯与回流也一直在持续着;五是艺术市场的兴起,使市场的要素与力量不断地参与到艺术价值的构筑之中;六是在人们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艺术的精神性价值及文化价值被不断发掘,艺术文化性及精神的一面被不断强调。当然,这样的变化我们还可列举出不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在中国文化精神的向度下,在大跨度地吸收世界民族艺术的审美观念及相应的表现能力的态势下,在多元化、生态化及其价值认识多重化的取向中,不断回归对中国文化价值的体认,也就是说,当代中国艺术多元化、生态化及多重化的格局中,并没有湮没当代中国艺术应有的追求及其评价标准。  

  价值发现的新标示  

  研究本身是一个确立与发现的过程。当下,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运作中,不是研究得多了,而是严重的不足。我们真诚地希望,建立在这种研究基础之上的理性精神能够让更多的优秀艺术品、优秀艺术家走向市场的经典平台,让更多的藏家及艺术市场的参与者体悟到这种经典价值认知,让艺术价值而不是艺术化的价值在市场的运作中闪光。  

  我们可以以中国画当代艺术的研究为例。中国画当代艺术从概念的提出到作为一个系统的研究对象来进行全面而又系统地研究,可以说经历了一个相对长的理论及研究准备。自己也看到和听到了太多的关于当代中国画发展的评论,由于认识不一致,相互否定者有之,相互攻击者也有之,相互不理解那更是家常便饭,不仅混乱,而且含糊不清。细细想来,还是存在一种在认识基础上的混乱。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必须要面对当下的发展态势,去回答与阐释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关于笔墨系统及水墨体系的提出,再到对第三形态的关注与研究,是一个相当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当我们面对已经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时候,好多似乎是难以有答案的东西有了可供分析的理论基础与评判标准。在理论不断深化的研究中,让我们一步步找到了艺术与文化、笔墨与视觉、传统与当代性,以及审美与消费的契合点。  

  在当代中国艺术的研究中,我们还更多地关注了探索性与创造性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当代中国艺术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文化精神指向的路子,在创造中整合各种艺术要素,并在时代文化对背景的聚焦中,呈现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审美当代性,从而开启了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当代形态的大门。  

  时代呼唤新标示  

  在当代中国艺术的研究中,经典与典范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并且在不少方面代表着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一种高度与探索的深度。问题的关键是,无论经典还是典范都需要评价,而评价是需要标准的,无法用红头文件来任命。学术与市场的认知是必须的,对于当代中国优秀艺术品经典作品的评价标准,至少具有时代气息、突出中国艺术审美的品味、反映先进文化形象、与当代世界艺术审美文化接轨等要素。  

  那么,对于中国艺术家典范的研究,这需要从更广的层面去发掘:首先,在中国美学的转型过程中,他们勇于创造,努力探索中国绘画的当代性,不断丰富并完善自己的艺术表现。其次,在艺术创作中始终关注文化自觉,聚焦中国文化精神,并在对文化精神的感悟中达到个性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与审美经验。第三、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及世界文化中心的东移,对经典价值的认知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市场的经典性会进一步拉动他们在当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地位。市场行情的调整迹象虽然非常明显,但近现代已有定论的书画大家、巨匠及大师的精品力作,还是人们关注与追逐的对象。古代书画的经典名作,更是表现坚挺,让人们充分体验到了文化经典的力量。第四、自律及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确立了其创造能力的持久不衰,这为他们的学术定位及市场定位打开了广阔的空间。随着艺术品市场近10年的不断成熟与发展,艺术家队伍的规模呈现惊人式的扩张。这个时候,买家、收藏及投资者对艺术作品的筛选与对艺术家水平、资历及级别的评判往往要与艺术家的作品是否有创造性、创新能力以及有多大的创造性或创新能力直接挂钩。尤其是在当下艺术赝品横行、艺术作品趋同化明显的景况下,创造力及创新能力几乎成为人们擦亮眼睛、理性地判定艺术作品高低的头号标准。从这种意义上说,艺术家最重要的职责不是生产出足够数量的作品,而是不断求索与挖掘,力争出新与创造。  

  新趋势的标示  

  当前,在世界艺术品市场的格局中,纽约香港北京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概念的不断酝酿与发酵,随着中国国运的增强及文化竞争能力的提升,世界文化中心东移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北京作为世界文化中心的态势已呼之欲出。  

  虽然中国当代艺术30余年以来,在寻求影响力突围中曾误入西方话语权的迷阵与泥潭,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陷入未能与世界文化多样性同步发展而丧失契机所产生的文化焦虑之中,也没能从传统文化根脉中有效汲取养分,盲目质疑却未能实质超越,陷入不破不立的发展难境。但在今天,我们在承认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历史性干预的基础上,辩证地看待自身文化,并认为在新时期要努力恢复民族文化的创造能力、评判能力,以及要建立自己的评判标准,大胆试验与探索而不是回避东西方文化交融中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到目前为止,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去争论中国究竟有没有自己的当代中国艺术,当代中国艺术的标杆是不是在西方,市场是不是在西方,而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回避金融危机给当代中国艺术造成的影响,创造当代中国艺术审美体系及其消费人群。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调整,我们有理由与充足的时间与智慧来认真地研究与反思,用责任心和使命感,而不是利益关系去探寻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明天。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