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纵横 > 艺坛呼声 > 详细内容
阎崇年:传承中华文明是每个华人的义务
发布时间:2009/12/3  阅读次数:30529  字体大小: 【】 【】【

 从《百家讲坛》到《中华文明大讲堂》,阎崇年因为在荧屏上说清史,一下子成了名人。尽管引来“粉丝”无数,但也遭到一些质疑:学者不潜心做学问而频频出镜,是不是不务正业?日前,围绕着荧屏上的说史热、历史剧中的戏说热以及学者该不该成为明星等话题。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有多部文集、专著等。其中《努尔哈赤传》获北京市和中国“光明杯”优秀学术著作奖、全国满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古都北京》获中国文化部最佳图书奖、法兰克福和莱比锡国际最佳图书荣誉奖。

本报对阎崇年进行了独家采访——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讲历史为什么讲皇帝不讲老百姓?为什么讲皇家文化不讲民间文化?
  问:现在电视讲坛讲历史热、电视上历史剧中的皇帝戏热……特别是不少电视剧把皇帝描写成勤政、爱民的好君王,有观众甚至觉得电视里演的封建社会挺好的。您对此怎么看?
  阎崇年:确实,历史剧中皇帝戏多,历史课上说皇帝的多。有一部分观众也问我,为什么讲皇帝不讲老百姓?为什么讲皇家文化不讲民间文化?我认为对皇家文化应该正确地对待。讲皇家文化,就要涉及衣食住行用。衣,皇帝穿的龙袍、朝服,江宁织造也好,苏州织造也好,虽然穿在皇帝身上,但它是全国最优秀的能工巧匠织出来的,反映了我们国家清代纺织业的最高水平。这个水平当时在全世界是最高的。食,皇帝吃山珍海味,全国各地把好吃的东西做成贡品,供给皇家,它集中了当时我们国家的饮食精华。住,皇帝住在紫禁城里头,有说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实际上也说不清楚。皇家建筑的代表:一个是紫禁城,一个是颐和园,它们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最优秀的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此外皇帝使用的餐具,皇帝看的书画,都是无价之宝啊。可以说,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透过皇家文化集中反映出来的。因此,一味地批评皇家文化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客观的,一说到帝王将相就要批判,是“文革”极左的遗风。当然,有人憧憬封建社会也是很荒唐的,因为封建社会的灭亡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我觉得,作为历史剧应该是大事实小事虚。如果都是实,那就变成皇帝实录了。但是我们现在有些清朝戏,过多地渲染了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侧重一些宫廷里的婚姻关系和乱伦关系。这些有没有?历史上也有,但是个别的。比如有的戏里让康熙和苏麻喇姑两人谈恋爱,历史上跟本没这回事。苏麻喇姑是康熙奶奶辈的,编导却让他们俩谈恋爱,而且谈得死去活来,这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又比如《太祖秘史》里,努尔哈赤和他弟弟舒尔哈齐的矛盾,主要是政治斗争的矛盾,但电视剧却硬编成是为争夺一个女人而起的事端,好像打天下就是为了一个女人!把根本没有的事情完全编造进历史剧,歪曲历史误导观众,作为历史工作者的我是无法接受的。现在有学者说,这样的编导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亵渎,是历史的罪人!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为什么说清朝兴盛的历史对我们今天更有借鉴意义?
  问: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您为什么选择了研究明末清初这段历史?都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作为一位历史学者,您对此有哪些独特的感受?
  阎崇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的时候,有几位老师的先秦史讲得非常好,我的兴趣侧重在先秦史上。我写了几篇文章,写完了自己心里没数,就托人请杨向奎先生给看看。杨向奎原先是山东大学历史系的系主任,后来调到北京中国科学院(现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明清史研究室的主任。杨先生看完就给我回了一封信,觉得我写得挺好,又建议我研究清史,原因有四个:第一,清朝的材料比较丰富,有大量的档案;第二,清史研究比较薄弱;第三,清朝的档案文献主要在北京;第四,厚今薄古,这是当时的政治口号,学术上响应也是适应当时的形势。之后杨先生对我说:你研究先秦史没有优势。文献谁都会看,考古材料你没有,这就只能用二手材料,不会有太大的突破。而清朝不一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就这样,我从研究先秦史正式改为研究清史。我认为,研究历史的一个责任就是探索国家兴亡,而清朝兴盛的历史能够对我们今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清史,历史的材料太多了,一个人精力有限,我觉得要选几个关节点,比如明亡清兴是一个关节点。这个借鉴意义里最重要的是一个字:合。清朝之所以兴,所以盛,一直到康熙盛世,原因很多,可以写一部大书,简明点儿说就是合。第一是民族合,第二是君臣合,第三是官民合。明朝后期正好相反,民族分,君臣分,官民分。清朝合就强盛,明朝分就衰亡。合不是没有矛盾斗争,但分必定会矛盾激化。同样,清朝也是兴于合而亡于僵,清朝自己也想“亿万斯年”,可是268年就亡了。为什么?简明说就两个字:僵化。即“率祖旧章”——祖宗之法不能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企业,都是合则强,分则弱;合则兴,分则衰;合则治,分则乱。
  学历史本应在校园里课堂上,为什么在电视上讲历史会受到众多“追捧”?
  问:在北京电视台的《中华文明大讲堂》和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上“大课”,跟在大学讲课有什么不同?
  阎崇年:我觉得首先是责任重大。电视台叫讲坛,大学叫讲堂,共同点都是传道授业解惑,都是传递知识;不同的是大学的课堂小,电视的讲坛大。电视有这样一个特点,优点可以放大,缺点错误也可以放大,讲得好责任也大,讲得不好责任更大。其次是众口难调,电视讲坛的受众文化水平不一样。不像大学,大一就是大一,大四就是大四,大致差不多,顶多是选修课上学生的差异大些,而电视观众中既有小学生,也有研究生还有教授。此外,在电视上讲课选择史料、切入点、语言组织等都很难。因为在高校讲课,我自己觉得这点很重要,我讲给你们听,你听不听,反正我要考你;电视里不行,观众不爱听就换台了。所以我每次开讲,就像诗经说的,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敢有一点松懈。
  问:您在电视上讲历史已经有三年了,您觉得在电视上讲历史的积极意义在哪儿?
  阎崇年:史学有几种功能。一种是学术功能,主要是纠正学术上的错误,或者是提出新的观点,推动历史学科本身向前发展。史学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向广大群众传承历史知识,这种传承仅靠高校是有限的:年龄限制、学历门槛的限制,电视没有这些限制。再者,史学还有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功能,电视台办讲座恰恰满足了观众的这种需求。近20年来,电视上历史剧热播,尤其是清朝戏“戏说”成风。到底哪些是历史的真实?可观众不可能都到大学历史系听课去,有人就请我在电视上系统地把清朝的历史说一下。从2004年开始,一发不可收拾。虽然辛苦点累点,但自己是尽了一份社会责任。
  问:在电视上频频出镜,对您来说弊多还是利多?有人认为学者不是明星,应扎扎实实地做学问。您对此怎么看?
  阎崇年:有人有这种看法,是善意的但是不全面。学者有多种类型,不是一种模子。第一种类型是学术型学者,就是在书斋里研究思考,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第二种类型是教育型学者,就是教书。像解放以前有一些大学教授也没什么专著,一辈子教书,学术地位也很高,他也是学者,其实在大学教室教书我们也是出头露面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人们就不会认为我们一批在电视上讲课的学者是不务正业了。我这些年学的历史知识,通过电视频道传播给大家,从传承历史知识、完成我的做史学工作者的使命来说,是做了耕耘也有收获。上亿的人听了我的讲座,这是办多少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研究院也不可能达到的。我曾经去一所大学做报告,礼堂只有1500个座位,却来了4000多人,过道上被占得满满的,礼堂有4个门,挤破了3个。我的电视讲稿《正说清朝十二帝》现在已经印了24次44万册了,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原来没想过的。受到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人的尊重,是一种欣慰啊!同时还有一点要说明,就是在普及当中我自身也在不断提高。

来源:京报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