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频道 > 名人名家 > 详细内容
张咏清:如何建立中国气派美术体系
发布时间:2010/5/25  阅读次数:16392  字体大小: 【】 【】【
   中国气派美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无疑是我中华民族艺术自我完善和繁荣的具体表现,是当代美术界一项宏大而艰巨的文化质量工程,对参与其中的组织者和艺术家来说,既是荣幸和使命,更是机遇和挑战。并对我们整个美术界和每一位艺术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的美术界,由于充斥着浮躁的风气,不求甚解,非艺术因素的干扰,艺术市场的畸形,美术批评的弱化等现象,使文化和艺术的价值观呈现紊乱现象,严重制约和冲击中国气派美术体系的建立。因此,只有认真梳理和阐述清楚美术界出现的这些问题,加以甄别和研究,寻找和创造出适应中国气派美术体系建立的路径及环境,即是本文的最终目的。

  一、浮躁风气下的大师心态

  改革开放给文艺界带来的最大好处即是艺术品进入了市场进入了拍卖行,使艺术品变成了商品变成了金钱。艺术界从此不再安分,  从行为到理念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甚而一些基础作业都没有画成的年轻后生也以大师自居,办展览跑拍卖,做着成名成家一拍而成富豪的美梦。当代中国美术家的数量是惊人的,其急功近利,浮躁表现,梦想成为大师的心态在艺术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为早日成为大师,许多画者将精力用在了出花样、找符号、玩技巧的层面,放弃了深刻长效的修养磨练,发疯似地寻找表现自我的突破口,导致画坛一片浮躁,不求甚解,做作、作秀,故弄玄虚地大作表面文章。从表面现象看,美术界好似处在了创作繁荣期,但这个繁荣表现的仅是作品数量的众多,而真正反映精神内涵及形式美感的优秀作品却是凤毛麟角。

  本来,梦想成为大师,是一个从艺者再正常不过的想法,长期艰苦的磨练,是成为大师的首要条件,其次是创造出值得后人称道的一批作品,也就是在学问和艺术上有高深的造诣,并有众人的推崇效仿。大师级人物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大师既不能由几家拍卖行拍出,也不能由几个专家评选出来,更不能由一两个权威人物来钦定,而应是大众和社会整体的推崇。大师的艺术不应是孤家寡人,更不应是仅仅创造出了一种区别他人的符号样式。艺术的成功离不开文化的积淀、生活的磨练和认识、修养的提高,从艺者如果缺少了对专业的挚爱和深刻研究的执著精神,容易患上浅尝辙止不求甚解的肤浅病,绘画如此,理论如此,文学艺术等莫不如此。

  当前画界浮躁心态是商品经济的作用,是艺术商品化,艺术品的交易买卖及价位高低造成的。欲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增强舆论宣传力度,大力提倡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抛弃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艺术行为,树立脚踏实地沉稳创作的艺术正气,潜心创作,勇于探索,不为艺术创作以外的诱惑所动,才是一个大艺术家所为。

  二、艺术市场的畸形导致艺术价值评判的偏失

  艺术品本身具有商品属性,而艺术品的交易价格不等于其艺术价值,这是艺术界尽人皆知的。但人们往往又将艺术品价格、价位看作是艺术价值的高低,这种误区在画界是“难得糊涂”,是认识理解上的清楚,行动表现上的糊涂。

  艺术价值不等同于商品价值,收藏或购买价格只能说明其经济水平或购买力,这些根本不是艺术属性,不能佐证艺术水准的高低和优劣。艺术市场实则就是经济行为,是经济人出于经济运作和资本经营再生的需要,是一种经营赚钱的行为和市场操作,几乎跟艺术品本身无多大关系。一是艺术品的商品价值不是恒定的,是忽高忽低动态变化的;二是艺术市场价格是收藏家决定的,而藏家本身的审美欣赏水准不能代替其收藏艺术品的真正艺术水平,况且为了赚钱等经济利益,藏家往往会变为炒家,不择手段人为抬高作品价位进行倒卖牟取暴利;三是在现阶段的艺术品拍卖中,往往一些具行政职务的“名人”作品价位偏高,甚至历史上一些奸相佞臣,像大汉奸汪精卫的字也拍出了高价,就说明了当今艺术市场的追星捧“名人”的经济行为效应。火热的拍卖使画界一片浮躁不安,画家们无法潜心创作,绞尽脑汁挤市场,艺术作品的质量每况愈下,但拍卖行的拍价却越拍越高。画家的身价和作品的价值几乎全被几个收藏者所控制,艺术作品鲜活的生命被几个懂行和不懂行的藏家裁决,可谓悲哀!这些投向市场的资金不是出于真正喜爱这些作品本身进行收藏,而是出于转手倒卖获取高额利润回报,考虑更多的是经济资本因素,而不是相关的文化内涵艺术考量。然而,这种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价格涨涨落落的经济行为,却形而上变成了艺术价值评判的重要指标,这不仅混淆和干扰了艺术品的社会认知,更冲击和动摇了审美评价的判断标准。

  三、美术批评的弱化和实话实说的窘境

  美术批评近年来似迷失了方向,不是集体失语,就是不知所云。看看刊物上的美术评论文章,很难使人一口气读下去,不是阿咦奉承说尽好话,戴一些什么主义什么流派廉价的粉金帽子,就是隔靴搔痒、文不对题地说一些令人费解的苦涩难懂的词语。更有甚者竭尽攻击之能事,象蚊子一样,盯着某某名家咬住不放,以显示其杀伤力。反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会儿把人捧上天,一会儿又打入地狱  ,好像真理永远掌握在他的手里。美术批评是理性的,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现时,美术批评缺乏实话实说的勇气,究其原因如下:一是艺术体制环境问题不敢实话实说;二是邯郸学步不会实话实说;三是不懂装懂地哗众取宠故弄玄虚。不敢实话实说是因美术批评丧失了批评的独立性,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艺术体制问题,美术批评不具备自由表达意见的环境,批评机制不完善,批评与艺术市场之间关系不具备良性互动等等。不会实话实说是因批评者自身素质原因,别人的东西没有学会,自己的东西丢掉了,不具有艺术的宏观思考,又没有找到自己的批评方法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故弄玄虚者是因不求甚解,不懂装懂地哗众取宠,玩一些华丽辞藻来自欺欺人。

  美术批评是美术欣赏的深化,它在感受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揭示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它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  ,并沟通  、协调创作与欣赏的关系,而且要辨别真伪,以提高美术创作质量和社会艺术欣赏水准。批评活动作为艺术创作的事后反省和定性,必须实事求是地研究艺术活动的现实状况,在错综复杂变化无穷的艺术现象中清理和归纳出艺术发展的脉络与变化的规律,从中建立起适应新形势的评价标准和批评规范,才能使艺术批评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我们应当在现代美术体系中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使一切优秀的美术作品得到恰如其分的评价。

  从目前批评家的组成结构上看,批评家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美术院校的教师;第二种是美术相关机构的艺术创作者;第三种是艺术报刊、杂志的编辑、记者;第四种是各种美术网络媒体、画廊等非官方性质的艺术机构的批评人。由于以上批评家所属的职业和岗位不同,决定了他们所持的批评立场、采用的批评方法、标准、目的不尽相同。所以,这种美术批评有着严重的局限性。也因为这种批评家的结构组成和当前大的语言环境,使得中国当代美术批评,几乎完全丧失了批评的独立性。

  以当代审美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作出实事求是的理论分析或价值判断是批评家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其职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和良心所在。在目前无法实现美术批评家的独立批评地位的情况下,应在主流媒体期刊为实话实说提供理论及讨论平台。这样,既能体现艺术探索的民主自由精神,又能使美术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同时批评家要具备广博的理论修养和宽广的胸怀,时刻站在公平、公正、学术的审美立场,秉持无欲则刚的批评理念,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分析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找出促成某种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出现的各种因素,美术批评才能体现自身的理论价值,推动美术事业和中国气派美术体系顺利健康发展。

  四、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与创作的引领作用受到质疑

  艺术属于上层建筑,决定着它处于上层少数的“精英”位置,这是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我国的艺术专业一直是“精英”教育模式,人才的培养是“高、精、尖”的目标。可以说,这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然而,由于现行国家教育体制和政策,教育经费主要是按人头拨款,即招生数量越多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就越多,而招生数量少的“精英”教育,它的教育成本即相对较高。所以,当今的艺术高校都在拼命地扩招来赚取人头费,这自然就使艺术的精英教育变为普及教育。

  过去,美术学院一直担当为美术界培育人才的重任,也在某些方面起到了引领美术创作潮头和方向的作用。现今的美术学院一来由于扩招,二来由于各种艺术思潮的冲击,正在进行艺术教育的变革,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艺术现象,并潜移默化地对整个美术界产生着影响。对这些艺术影响如果没有足够的估计,漠然视之,艺术高校的引领作用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当前,由于一些不从事绘画创作,甚至不太理解艺术创作本身的复杂性、丰富性、变化性的作者,仅从画面的一点视觉效果来评判,并做出创作方向或教育方向的结论答案,未免带有主观性和武断性。特别是一些热衷于鼓吹前卫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作者,抛弃了艺术的民族性、地域性,脱离了国情、民情,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将浅显的道理神秘化,把一些表现很平庸的后现代主义的“前卫”作品,扭过来缠过去解释得天花乱坠,如入雾里云中,观后使读者一头雾水。因为后现代主义的“前卫”作品,给理论写作留下了任意想象的空间,可以任意地发挥理论文字的表现力,夸张、扭曲、变形等挥洒自如。这是理论作者的想象和再创作,是梦幻呓语似的巫人说词,大可不必当真。当前,艺术界也在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下变革我们的审美表现及审美活动方式,这种变革的结果有待进一步分析验证,但任何事物变革的最终目标是要使该事物更加兴旺、发达,绝不是相反。如果把自己变成了被社会大众抛弃的孤家寡人,躲在象牙塔里自我欣赏,自我得意,这种结果就佐证着变革的失败和病态的审美心理。我国的美术创作,在追求真善美的审美标准下,经过不断探索和自我完善,已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和喜爱。只有张扬传统审美因素,强化民族性、地域性,吸收国外各种造型艺术的精华为我所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深入细致的体悟与观察现实世界,将外在样式的比拼转为意境内涵的精神追求。我国的美术教育和创作才能兴旺发达,才能起到引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作用。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