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频道 > 书画名家 > 详细内容
胡同里的大师情缘 画院里的笔墨友谊
发布时间:2010/9/13  阅读次数:8170  字体大小: 【】 【】【

  齐白石与陈半丁都是中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在我国现代画坛,一直有三大画派,其中包括南方的海派和岭南派,北方的就属京津画派了,而陈半丁先生是京津画派的典型代表人物。

     陈半丁成名较早,上个世纪初就驰名北方画坛。他擅长山水、花卉,尤以花鸟画造诣最高。他早年结识任伯年、吴昌硕,后来向吴昌硕学习书画篆刻,并得到了吴昌硕的亲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西四北六条是一条干净整齐的胡同,居民彼此客客气气,多数人穿戴整齐,再一个特点是,整条胡同没有公共厕所,这在西四北的胡同中非常难得。东口甲七号是个四合院,黑大门,有时从中走出一位一米五的老者,长袍长衫。他就是当时著名的中国画家陈半丁。我认识他,他未必认识我。我与他最小的儿子是中学同学,我曾到他家大院子中央摆放的乒乓球桌子打过球,有一回抽球抽高兴了——“啪”地一下就打在半老的脸上!我吓坏了,不知怎么办好,只见陈半老摸了摸被抽疼的脸颊,低低说了声:“接着玩吧,以后有点准!”随即扭身走开。    

  他是北京中国画院的第一副院长,年纪比齐白石略小,从故乡进北京又比齐白石稍早。齐白石初进北京时,很得到他的帮助,于是齐白石让儿子拜师于陈,俩人关系不错。新中国成立初期,陈半老经常领衔画一些祝贺性的大画,他署名总是在最前头,常常画的是牡丹。

  他也常在画累了时站在胡同望街景。他很熟悉北京的街景,包括其中的人。遇到买菜归来的邻居,彼此点点头,算是招呼。他大门口也有一景:经常是在星期六的晚上,小汽车在门口排起长队,他正在请客。半老好吃,也懂吃,还会挑拣晾干了的海参鲍鱼。不少送海货的都认识他,他成批地收进。朋友们到他家吃饭,最初他坚持自己请:我成批买进,便宜。朋友则要出份子,少数服从多数,僵局才算打破。

  新中国成立后,他画过许多歌颂的画“进贡”,但用词较旧,编不出新词。我依旧去陈半丁家打球,但格外注意了,有时宁可多绕个弯,直接进入我那同学的住室,也避免被半老看见。1957年后,我父母下放劳动,事情被同学告诉给半老。一次,他又在门前望街景,我骑车经过,远远看见半老,我就减速慢行。及至接近半老时,我就下车推着走。半老第一次主动向我点头,并说:“你父母都下去了?”我点点头。半老又说:“如果有困难,告诉我那孩子。”我不敢回答,急忙走开,事后我问半老之子,他承认是他把我家的“变故”向父亲讲了。

  “文革”开始,陈半丁怕得要死,他或许心想:我没做什么违法之事啊。半老内心的话还多,但再没人听他絮叨了。没两天,病情加重,他坐进重孙子坐的小竹车中,由老伴推到医院,在急诊室一报名字,医院不给治疗,结果很快去世。

  当然,那年月无辜死去的人很多,陈半老只是其中之一。粉碎“四人帮”后,他得到郑重的平反,他和两房妻子也最终安定下来。而北六条胡同,也很快淡忘了他,子女们无力修缮四合院,最后只能卖给一位南方的大款。大款看中的只是地皮,住进来以后很快就大兴土木,把整个院子都重新“来”了一遍。

  胡同整个换了面貌,东口紧邻着西四北大街,街上的商店密密麻麻,胡同里有老住户搬走,房子多卖给大街上的商贩,他们住进了胡同北,又把大量货物存贮在小院中,邻居们都向往过去的安静,说如今这里成为城乡结合部啦。偶尔老人又说起半老和胡同的过去,没有这样的画家啦!也再没有过去的北六条啦!过去,半老住在北六条,附近几条胡同的人都知道;如果是文化美术界的人,大约能有半个北京城都羡慕北六条。如今,有钱的艺术家都住进别墅,自己把自己给关起来了,他们根本不是咱胡同的人啦。各种楼房在城区冲天而起,您说楼房与胡同能“对接”在一起么?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