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艺术观点 > 详细内容
黄麟:新中国为何不出文学大师?
作者:黄麟  发布时间:2010/9/17  阅读次数:7592  字体大小: 【】 【】【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了以鲁迅等一批文学大师,鲁、郭、茅、巴、老、曹,还有沈从文、钱钟书、冰心等等。虽然也有一些文学大师成色虽然并不怎么样,叫起来有点勉强,但还不至于让人觉得别扭。

        可解放后一直到现在,偌大个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师了。王蒙不够格,贾平凹不够格,莫言不够格,余华不够格,……领过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一大堆作家,没有一个够格的。除了余秋雨自告奋勇半推半就“大师”的称号,我们没见过那个作家在正式场合被称之为“文学大师”。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作家还是作家,然而,人也不再是那群人。现代人的价值观已经面目全非。功利化的价值观无孔不入,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文学也不能幸免。

        新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有人把原因归咎体制,我认为此种说法值得商榷。同样的体制,为什么科技界能出钱学森这样的大师,人文学科却交白卷?当年鲁迅他们,也是在体制内领工资,却并不影响这些大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所以,板子一味打在体制的屁股上,痛快是痛快了,却有失偏颇。

        也有人认为,“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把原因归咎“盛世”。这是不确的。究其实,所谓“幸”与不幸,其实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有时候,国家不幸,大环境不好,但作家个人的生活境遇比较好;有时候大环境好,即盛世时代,作家个体的生存状况却很糟。这就不好解释。比如,李白杜甫是出生在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大杜甫十一岁,两人又都经历过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代中期的一次最大内乱,是唐代从大治到大乱的历史拐点。李白和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都创作出许多优秀之作。你说李杜是乱世出的大师还是盛世出的大师?这就不好界定。“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是一种情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是一种情况,不能将二者绝对化。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文革十年那样的“乱世”,同样出不了文学大师。可见“盛世说”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我觉得,伟大作品的诞生,大环境并非是决定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作家本人,别把过错都算到时代身上。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不能本末倒置。盛世有盛世的大师,乱世有乱世的大师,不能一概而论。

        那么,怎样的人才有资格称之为“文学大师”呢?用毛泽东评价鲁迅的话来说,就是能“动天下之心”。这是文学的最高境界。在我看来,大师之大,不在著作等身,不在胡子长短,在于人格和文魄之大,在于其作品传达的伟大精神和普世价值。

      一提大师,多数人会想起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国学大师是中国的特产,西方国家是没有这个称谓的。国学的概念看起来挺吓人,其实内涵和外延至今还没有搞清楚。治史没有出类拔萃的成就,文学也没有特别出色的作品。但许多学者的学问是明摆着的。怎么办呢?有人便想起了一个新名堂:国学大师。这样一来,学问家的身份问题便解决了。名字排在文学大家和史学大家之中,也不会觉得掉价。

        陈先生有学问,人格大,有大师风范,这两点不容置疑。但陈先生也有重大硬伤,就是没有“文魄”,没有拿得出手的鸿篇巨制。《柳如是传》是陈先生的大作。我觉得,一个写秦淮八艳的东西,独立精神和和自由思想再多,也没有多大社会意义。三国时代的祢衡,“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够可以了吧?但他的文章写不过曹操。政治家比专业知识分子学问还要大。这就是境界问题。迂腐之辈,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寻章摘句,笔下虽有万言,思想不能入世,文章再华丽也没有用。文章没有普世价值,如何动天下人之心?一厢情愿唯我独尊,优越感无中生有。走到那儿都是扯着自己的头发腾云驾雾,不知天高地厚,找不着北。这是酸儒知识分子的毛病和局限。恐怕也是现代作家对陈寅恪一类大师敬而远之的一个原因。

        鲁迅太难学,学陈寅恪又吃力不讨好。于是许多曾经踌躇满志的作家,蹰踟在准大师门前,“此间乐,不思蜀”。

        因此,我认为,中国不出文学大师,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成名作家太浮躁,沉不下来;二是无名作者缺乏成长的土壤;三是现代生活对文学的谈化。

        首先,是成名作家的浮躁问题。许多作家成名之后,船到码头车到站,便开始吃老本,不思进取,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名气变现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尽可能利益最大化。文学成了作家谋取名利的道具。作家不是被“圈养”,就是被商业收编,无法实现精神和灵魂突围。作家的物质GDP是上去了,精神CDP却一直负增长,入不敷出。自身一团污浊,何以宁静致远?内心一团漆黑,如何照亮别人?

        这些年来,大部头的作品汗牛充栋,灾梨祸枣,就是缺乏大思想,大手笔。许多长篇小说,不是鸡零狗碎集锦,就是宏大叙事“叙”过了头,人物对话占了较大篇幅。这些对话,洋洋洒洒滔滔不绝,毫无个性特色可言,要么是有文无学,要么是有文无采,让读者昏然欲睡。文学文学,一是文采,二是学问,即思想。文学最基本的两样东西都不具备,也搞个100万字的长篇小说出来,打灯笼也找不到几句能让人记住的好句子,一个象样的人物没刻画出来,这样的文学垃圾,如何打动人,征服人?

        平心而论,成名作家大都是有一定才气者。市场经济,许多人一夜暴富。富豪的剧增让作家心理失衡。浮躁长驱直入,浸淫传统作家的骨髓,无法守住寂寞,守住清高。文学功利化的紧迫感与日俱增。每个人都想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利益;每个人都想天上的馅饼往自己的头上砸。作家不但影响不了社会,而是被社会的灯红酒绿牵着鼻子走。文学最大限度被物化和细化,导致许多作家在讨价还价中创作,锤炼的不是语言和思想,而是鸡虫得失。文学丧失了敬畏,大家彼此彼此,谁也不管什么大师不大师。做人格局小,何来作文格局之大?这个时候,作家写出来的作品也就可想而知。

        作家自暴自弃,批评家又帮不上什么忙,于是中国作家集体沦陷,还美其名曰和谐。批评家本是作家的诤友,但现在的许多批评家成了作家的酒肉朋友、红包朋友。作品争鸣变成了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吹拉弹唱”。真正的文学批评却变成了骂人或“炒作”。文学缺乏批评,如同官员缺乏监督。作家创作平庸文字,就象贪官大肆贪污一样心安理得,寡廉鲜耻。于是,文学泡沫泛滥成灾,文学大师成了读者望眼欲穿的海市蜃楼,遥不可及。  

      其次,是无名作者缺乏成长的土壤。当下的文学期刊,大都江河日下,风光不再。据一位业内人氏透露,不少省级文学期刊,比内部刊物更“内部”,除了图书馆,订阅的读者不超过一百本。某些文学期刊成了编辑和作者自娱自乐的“圆桌文学”,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和切身利益相关的人在看。文学期刊的影响力更是日渐式微。如果没有媒体和网络的配合,靠单打独斗,不管这些文学期刊如何声嘶力竭,要吆喝出一个“著名作家”,难度较大。所以,无名作者要想在等级森严的文学格局中破壁成功,没有不菲的金钱和强大人脉做后盾,根本没有可能。

        千里马常有,伯乐也常有。问题是,缺乏利益链条,千里马和伯乐之间难以产生交集。当下的文学体制,缺乏优胜劣汰机制。体制内的文学期刊编辑,无论素质怎么低劣,编发怎样烂的作品,都不用担心被炒鱿鱼。国家给这些人提供粮草,这些人却以作者的衣食父母自居。优越感不请自来,颐气指使从天而降。这些人无论如何因循守旧,固步自封,都不用担心自砸饭碗。

        另一方面,是文学粉丝对文学新人的排斥。伪作家太多,伪大师太多。这些伪作家伪大师,到处招摇撞骗,严重透支了读者的信任。于是,每个文学粉丝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敌意,想方设法避免成为他人成功的工具。于是,文学粉丝变得势利无比,学会吝啬赞美。即使读到一流的文章,如果是无名作者,他也会不屑一顾,嘴角上翘,大声叹喟大师难觅。

        赞美赞美,见到美好的东西,情不自禁,赞不绝口,这是人的本能。但是,功利时代,人类的本能已经逐渐退化。一些人宁愿把赞美烂在肚里,也不想让它找到正常的出口,让他人白捡便宜。这是人性的悲哀,更是文学的悲哀。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