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旅游频道 > 城市文化 > 详细内容
城市雕塑需要规划 决定城市特色
发布时间:2011/9/23  阅读次数:3230  字体大小: 【】 【】【
    中国城市雕塑已历百年。在这个时间的起点,雕塑是欧洲侵略者在上海、广州、香港竖立的殖民标志,而今天,一个世纪之后,雕塑已经成为记录中国文化伟大复兴的纪念碑。

  雕塑,是艺术地记录城市历史和文化最有效的方式,城市的雕塑水平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特色、城市的品格和城市的未来。国家兴则城市兴,城市兴则城雕兴,这是城市雕塑的主线。

  记录文化记录历史

  中国城市雕塑百年衍生和兴盛,映射了中国现代都市化由初级到形成规模的演进过程

  9月21日,长春市雕塑办正忙着搬家,“搬到雕塑公园里,便于以后的工作。”雕塑办主任刘天府说。刚刚落幕的第三届世界雕塑大会已告一段落,逗留了几个月的艺术家次第撤离。此次雕塑大会的主题是“友谊·和平·春天——雕塑让城市更精彩”。

  长春世界雕塑大会作为世界雕塑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综合性盛会,被称为雕塑界的“奥林匹克”。1997年以来,共有十一届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和三届世界雕塑大会在长春举办,来自21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雕塑家和他们的近500件作品,见证了中国城市雕塑一个世纪以来的实践与思考,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化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世界。

  雕塑是人类文明艺术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布鲁塞尔的《撒尿的小男孩》是一件小得不起眼的雕塑,初入这个城市的游客甚至要借助导游的指点才能找到,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布鲁塞尔的城市象征。

  埃及法老、复活节岛石人、非洲木雕以及欧洲的古典雕塑,无不铭刻着这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传奇般的历史文化。秦俑恢宏的阵势、汉刻非凡的意向、唐塑雄浑的造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造型智慧、有容乃大的中国精神。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这是80余年前,梁思成在东北大学教授中国雕塑史课程时说过的一句话。他在美国、欧洲留学访问期间,流连于各大博物馆,在西方列强从我国掠走的大量雕塑前久久徘徊,不忍离去,憾恨于“此最古而最重要之艺术,向为国人多忽略。”他始料未及的是,今天,具有百年雕塑历史的中国城市雕塑,已经成为城市更新、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的重要公共空间艺术形式。

  城市雕塑,在西方被称为公共艺术、环境雕塑、室外雕塑。建筑家吴良镛在《中国城市雕塑50年》序言中曾提出“所谓城市雕塑,并不是一个很确切的概念。为了创造城市景观,也可以称之为景观雕塑、城市环境雕塑等。多年来,‘城市雕塑’这一词语已约定俗成,也就无需再去为它正名”。

  雕塑,是艺术地记录城市历史和文化最有效的方式,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和强烈的感染力,在塑造城市形象、建立城市标识、宣扬城市品牌上,发挥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座城市雕塑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城市的特色、城市的品位和城市的档次。”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说:“国家兴则城市兴,城市兴则城雕兴,这是城市雕塑的主线。”

  雕塑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理念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而且这种改变还将继续发生,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极度发达的今天,艺术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方式和速度诠释雕塑的本质,美国费城摩尔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会员、国际雕塑中心理事会主席保罗·哈巴德说。而这些,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呈现得尤其鲜明。

  俄罗斯雕塑家叶琳娜·伊玛娜科娃长期致力于城市文化实践。近年来的众多研究项目使她有机会参与世界一些重要的城市建设中。她认为,从历史角度来看,城市的回忆映射在公共雕塑的概念以及形态里。为保留人民的历史记忆安置雕刻作品仍是当代世界的一个趋势。这一传统也融入到俄罗斯和中国的文化之中,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结合相应的美学鉴赏力形成特有的题材风格。

  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随着旧城改建和新区开发的不断开展,一大批城市相继开拓出大量的开放性公共空间,诸如城市广场、道路、步行街、游憩绿地、建筑庭院等。于是,如何以这些公共空间为载体,发展城市公共艺术,营造公共空间的文化精神,赋予公共空间的人文气韵,更好地展示城市风采,成为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的重要任务。“公共艺术门类繁杂,大到城市空间、城市建筑,小到城市家具、小品,可以说林林总总。这其中,城市雕塑占据着主体的地位,这也是近些年来,我国城雕事业风起云涌、势头不减的原因所在。”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说。

  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观念的更新,许多非雕塑的因素也会渗入其中并改变雕塑的面貌。但雕塑的本质属性:立体的空间性、高度的概括性和手工制作的美感,不能丢失。“真正能反映时代声音的优秀的雕塑作品应该具有高度概括和凝练的形式,如我国古代的云冈、龙门、麦积山、大足等石窟雕塑,古代埃及、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和近现代雕塑,拉丁美洲古代玛雅雕塑,以及亚洲和非洲各国的雕塑。古代中外雕塑中有许多叙事性的情节雕塑,都是当时社会生活或宗教故事的艺术描写,一点不琐碎、繁杂。”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艺术理论家邵大箴说。

  “发展城市雕塑需要文化自觉,首先对雕塑的艺术魅力要有自信,对城市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清醒的认识。”宋春华说。他认为,立于城市广场和重要场所的雕塑,因其布置在轴线之上或交叉之点,而且雕塑本身一般也具有相当的高度和体重,视觉冲击力很强,它们在营造城市景观、塑造城市形象、构建城市标识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艺术家对雕塑的艺术规律,应该有精准的把握。

  创作误区令人反思

  城市雕塑的形式主义、恶性膨胀、相互抄袭、盲目复制是每位雕塑家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

  我国城雕事业的发展,总体是快速、健康的,各地相继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精品、佳作,成为城市的新景观、新亮点。

  但随着城市更新的快速推进,城市雕塑的热情也空前高涨,雕塑市场的火热带动了大批企业和个人参与其中,雕塑公司、雕塑之乡、雕塑主题公园纷纷涌现,集中建造长廊、风景线、海岸线、广场、大道等等,已成为不少城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然而,伴随着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城雕作品,类似“视觉垃圾”、“城市败笔”的批评也不绝于耳。

  一些质量不佳、品位不高,甚至粗俗、低劣的作品,被搬上了广场、街头;一些新型的公共艺术形式,如大屏幕视频、LED壁画、灯光水景等在公共空间中“大出风头”;一些雕塑越做尺度越高,越做体量越大,越做数量越多。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曾对全市的城市雕塑进行普查,结果平庸的占80%,优良的占10%,低劣的占10%。上海尚且如此,遑论其他城市。据估计,目前全国每年新增城市雕塑在万件以上,很多城市雕塑缺乏文化规划、缺乏整体设计,题材雷同,样式相仿。在从众心理和商业利益的支配下,一些地方的雕塑意念被概念化、模式化所左右,很多城雕没有思想,只机械地“拿来”西方抽象雕塑的形式与内容概念。“这些雕塑得不到群众的认可,社会也颇有微词,严重影响了城市雕塑的发展。”宋春华说。

  城市雕塑的形式主义、恶性膨胀、相互抄袭、盲目复制是每位雕塑家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它的文化永远不可能是静止的,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有时很慢,几乎让人感觉不到;但在我们这个时代,任何事情都在飞速发展,全世界的文化也正经历着快速而巨大的转变。”澳大利亚自由策展人、作家肯·斯盖利说:“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仍然是:地区或国家的个性和特征是否能抵得住全球化、现代化的侵蚀?回答可以是两种,能或者不能。有的文化可能会被削弱甚至被同化,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保持警惕,就会减少文化的变化进而得以保存下来。文化上的任何变化无疑都会在将来的雕塑作品中体现出来。”

  “1949年以前,中国老百姓普遍不知道雕塑家是做什么的,以为他们的职业是做泥菩萨。1949年以后,中国的城市雕塑多了,但是人们关于雕塑的知识,仍然很贫乏。在我生活的深圳,大多数营业员开发票时不会写‘雕塑’两个字。”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感慨。他曾组织一项雕塑调查,让100人随意说出他们知道的雕塑家,结果只有一个人说出了罗丹。“中国雕塑界将雕塑分为室内和城市两大类,本来是为了解决与公众的关系,事实上却离老百姓越来越远,不少雕塑家将精力放在室内、架上,认为这才是体现艺术价值的雕塑,给大众看的城市雕塑糊弄一下草草了事。这样就导致城市雕塑没有满足大众的需求,而室内、架上雕塑成为少数人的狂欢,离大众越来越远。”他认为,中国雕塑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误区。20世纪以来中国雕塑界对西方雕塑的发展情况了解很深,而对中国古代雕塑的整理、研究、运用非常不够,尽管几十年来,雕塑界一直有人在努力,但成效不够显著,民间、民族的雕塑始终没有像中国画那样成为一个与中国油画相并列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和种类,中国传统雕塑被忽略。

  公共艺术需要规划

  优秀的雕塑作品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遗产,而大量滥竽充数的视觉垃圾和城市败笔须引起执政者高度重视

  “雕塑是一种文化,文化的层次愈厚愈好,风格愈多样愈好。雕塑也像其他的艺术一样,其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不仅为了装饰和点缀环境,更重要的是反映人们的理想,表达人们高尚的精神诉求。”邵大箴说。他认为,雕塑之所以成为雕塑,有它构成的基本因素。不过,衡量艺术创造的价值标准不只是思想活跃和风格类型的多样,还有艺术创作的精神内容和思想深度。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当代雕塑,真正有思想深度、有精神含量的作品还太少太少。

  法国雕塑家吉尧姆·豪士将雕塑视作生命,那些最具创新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往往是出自那些懂得倾听、懂得超越自身个人体验的艺术家之手,他常常将城市想象成统一的整体,并享受由整体性设计所带来的和谐环境。而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待提高。

  宋春华提出,城市雕塑早已步入“规划时代”,我们的雕塑家和城市管理者,必须能够正视和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在创作立意上,要看看我们宣扬了什么主张,表达了什么内涵,代表了何种诉求?二是在艺术形式上,是不是发挥了雕塑语言的特长,如何吸收和继承优秀的传统,又有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三是在社会效果上,在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提高受众的道德涵养、陶冶群众的理想情操上,有什么积极作用和影响?他认为,长春在这方面的作为值得很多城市借鉴。

  “当今时代,千城一面,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唯有充满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和风格各异的城市雕塑,才能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长春市市长崔杰认为,每三年定期举办的世界雕塑大会,不仅是经典作品的荟萃交流,也是思想的交流,“长春雕塑”已经成为长春的文化名片。

  “从长春雕塑公园陈列的作品、雕塑馆收藏的近500件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时代的变迁、世界的和谐。每一件雕塑都是一种文化的凝固,每一件雕塑都是艺术家情感的体现,可以说每一件作品都是一颗真诚的心。留住了作品就留住了心。这是友谊的象征,是和平的基础,是春天的消息。”专家评价:“从公园中罗丹的《青铜时代》、《思想者》、《巴尔扎克》,到非洲雕刻,到数百件各国艺术家的作品,到当代青年雕塑家的新作,这里包容了一个大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艺术家们的劳动结晶,在这里共生和谐,喊出了人类共同的声音。”

  “我们在读史书时,经常会看到对宫廷建筑以及其内外装饰的描写,如秦代阿房宫十二金铜人、汉代建章宫承露盘、太液池中三仙山,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都已经随着历史的脚步烟消云散,只留下文字凭吊。”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副主任吴为山说:“当人们走进一座城市,雕塑所承载的应该是这座城市的精神符号、文化象征,应该成为这座城市的坐标。借古开今,今天优秀的城市雕塑就是中国明天优秀的文化遗产,如何妥善保护这些杰作是我们面对的迫切课题。”

  城市雕塑可谓城市之魂的象征,一座好的城市雕塑往往是一个城市气质与内涵的点睛之笔。“当代中国城市雕塑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度,向世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展示着中国的文化魅力。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西方城市雕塑一统天下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要以强大的自信心为历史立碑,为时代造像。”王文章说。

  ■链接

  作为公共艺术城市雕塑,20世纪初期由西方传入中国,百年来中国城市雕塑与中国城市建设同步前进,其价值和意义已不仅在雕塑本身,它折射了城市的建设理念、文化构成、历史沿革、形象设计。中国城市雕塑的衍生和兴盛,映射了中国现代都市化由初级到形成规模的演进过程。

  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撞开中国大门时,西方艺术也随之涌入,城市雕塑就是其中之一。自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广场和街道上出现了许多殖民者竖立的欧式纪念性雕塑,这是中国城市雕塑的开端。这些烙上殖民印记的雕塑与中国文化毫不相干,相反却是中华民族蒙受灾难和屈辱的历史证据。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后,一批留学西方、思想进步的雕塑家,如江小鹣、刘开渠、李金发、郑可、王临乙、曾竹韶、王静远,满怀救国救民的理想回到祖国,他们创作了一批反帝反封建的纪念性雕塑。至此,具有民族精神的现代城市雕塑开始萌芽。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雕塑在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中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批歌颂人民、歌颂劳动、歌颂建设的优秀现实主义作品开始出现,如配合十大建筑而创作,以英雄、劳模、体育健将等为题材的城市雕塑,鲜明的体现了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针。这些作品在艺术手法、艺术形式上受苏联影响颇深。

  20世纪80年代左右,中国城市雕塑迅猛发展。以科技、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城雕作品广泛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多元繁荣背后也隐藏着肤浅与浮躁。但不可否认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已拓宽了思路,在思想方面呈开放之势。陡增的数量和多元的探索奠定中国城雕质的飞跃的基础。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