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艺术观点 > 详细内容
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决定 文化名人谈文体改革
发布时间:2011/10/19  阅读次数:4844  字体大小: 【】 【】【

         昨日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体制改革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每个城市至少有一座美术馆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  

  范迪安:“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项政策鼓舞人心。这几年,一大批文化功能性建筑落成,很多城市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向普通大众开放,满足了民众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努力。以美术馆为例,很多省会城市没有美术馆,美术文化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座城市至少应该有一座美术馆。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兴盛,艺术品大量流向民间。公立美术馆往往受收藏经费制约,藏品数量和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国家需要加大对公立美术馆藏品的积累和收藏经费的投入。

  透过艺术能感知一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现在世界迫切想了解中国,文化就是一个窗口。我们需要把兼具中国当代特色和文化传统的艺术作品传播到世界上,加大与各国的文化交流。  本报记者  刘雅婧

  文化产业需要更多政策扶持

  尤小刚(著名导演)

  尤小刚:文化大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已经让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一个国家的地位、未来和它的思想文化发展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也到了必须要大力发展文化的时候。

  目前,我们的创意产业发展还不够。从人类发展的新角度上说,中国作为一个有5000多年历史的多民族文化大国,它的文化对于人类新文化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文化上的优势和目前的缺口。

  目前,文化需求也变成增加中国人精神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文化在整个道德水准上的提高也是重要元素。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应该像对待其他制造业,因为文化产业是不能量化的,属于创意产业,因此需要国家更多的政策扶持。

  文化队伍人才的培养很重要,大量作品中真正有文化含量的并不多,这和这个行业从业者的素质不高有关。因此,首先要从行业从业者自身素质培养做起。高度商业化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有害的。  本报记者  刘玮

  要把国内流行文化推出去

  魏明(歌华莱恩文化公司总经理)

  魏明: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

  我觉得,演出行业下一步不仅要把海外艺人引进来,更要把国内的流行文化推出去,用本土的艺人和国外的制作团队打造国际级的演唱会,让老外为我们打工。事实上,这也是最近的趋势之一。

  这两年,我们公司想要做的一个目标是把北京打造成为国际知名艺人巡演的中国首演地。这个目标是可以把控的,如今北京已经拥有华语地区文化的辐射力。明年的北京演出市场无疑会更繁荣,因为更多的海外艺人和经纪公司都看准了中国市场的消费力和接受程度。  本报记者  康沛

  期盼新政促传世名作现身

  辛广伟(人民出版社代总编辑)

  辛广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前所未有地作出了这样的决定,这对于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显然会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也是一个更好的开端。

  对于出版产业来说,尤其是在内容方面,中央的做法更有利于出版一些传世的、对整个民族和世界产生更大影响的作品。其次,我们国家的文化体制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进行的报刊体制改革肯定会产生很大的推动。另外,中央的政策,对于规范民营出版业,使他们依法经营,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会有很大的推动。  本报记者  张弘

  第三产业应重点发展文化

  朱幼棣(著名记者、作家)

  朱幼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文化实力是不够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时候,不能全部靠经济,美国文化的输出仅凭好莱坞就能风行世界,而我们的文化发展远远落后。因此,文化单位的改革被当做重点。

  社会越发达,第三产业的比重越大。文化在第三产业中占了很大比例,第三产业不能光是依靠旅游、吃饭的产业来构成,重要的还是要发展文化。这几年,大环境有好转,重视两千多年来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儒释道。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准备后,整个社会重视、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已经形成。比如,这几年来国学热流行、《论语》、老子学说风靡。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有大的环境,也需要有重点突破。事业单位改为企业,是一种突破,对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有很大好处。  本报记者  朱桂英

  让中国电影进入全球体系

  于冬(博纳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

  于冬: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发展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已经达到月产700部的产量,今年全年总票房有望达到130亿,中国电影产业已经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现在我们虽然是电影大国,却不是电影强国。

  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中国电影应该在四个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第一,实现中国电影本土票房在内地、港澳台等华语地区全面超过好莱坞,在市场占有率上取得绝对的优势;第二,提高中国电影的制作质量和技术手段,我们不能否认,在这个环节上我们与好莱坞电影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这一点也直接影响到中国电影能否扩大海外电影的发行力;第三,利用一切国际影展和平台推广中国电影,让中国电影成为海外买家竞争购买的抢手产品;第四,通过合拍的方式,跟好莱坞等领先的电影大公司合拍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进入到全球电影的商业发行体系,更广泛地传播中国文化和精神内涵。  本报记者  孙琳琳

  事业产业分开“解放生产力”

  王长田(光线传媒总裁)

  王长田:十七届六中全会在理论上提出创新,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分开,主要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具有很大的意义。原来,我们一直在这两方面混淆不清。如果这次在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后能形成一个标准,将会带来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产业机构的活力会得到释放,为社会资本介入到国有文化产业提供机会。

  理论上的问题解决后,具体怎样实施则是我们更应该关心的问题。我希望会议提出的新思路能很好的贯彻执行。目前,电影市场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如题材开发限制、类型单一,希望相关部门能有一个相应的跟进,让电影更多地回归商业产品的特色。

  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

  李岩(中华书局总经理)

  李岩: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对于培养国民文化素质,对提升整个文化产业来说都是利好。

  中央重视提升文化的自尊自信,这对于以传统文化出版为主的中华书局来说,意义就更为重大。这些年来,中华书局一直在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借着这一股东风,我们有信心把这些工作做大做强。

  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方面,我们做了一些事,而且准备把这些工作推向深入,比如,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等等。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