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世界文艺博览》名人专题报道 > 详细内容
西方“鬼节”来袭 鬼妆成消费盛宴
发布时间:2011/11/1  阅读次数:5491  字体大小: 【】 【】【

    11月1日,西方节日万圣节来了,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不给糖就捣蛋”的习俗,每年降临人间的时候给活着的人制造麻烦。

  古时候人们认为恶灵在每年10月31日的夜晚重返人间。为了驱逐恶灵,他们会将房子里的炉火和烛台熄灭,将房子弄得很荒凉,好像没人居住一样,这样恶灵就不会进屋去。他们也会故意穿得很邋遢,看起来很丑,这样恶灵就不愿意接近他们了。另外,他们还知道恶灵害怕噪音,于是他们穿着奇形怪状的服装上街游行。这就是万圣节的由来。

  最新一集的《生活大爆炸》,播的正是万圣节特辑。这一集里,你会看到那个智商高得足以秒杀一个“中国砖家”加强连的谢尔顿,被万圣节的恶作剧吓得频频晕倒,甚至还尿了裤子——虽然节目最后,他的终极反击稍稍挽回了点儿颜面。

  说这个,是因为在万圣节被“吓”到的,不仅是谢尔顿,不少中国家长也叫苦不迭。新闻说万圣节将至,北京有不少家长却为此窝心。因为幼儿园要求孩子过这个在一些家长眼里“不疼不痒”的洋节。而买一次节日道具,就要花费数百元,由于孩子长得快,服饰道具基本都是一次性的,又不免浪费。花钱还是小事,关键是一向朝气阳光的幼儿园,在这一天布置得甚是“恐怖”:“鬼叫”、“鬼火”还有小孩脸上的“鬼画符”,小孩扮小鬼,让不少家长心里别扭。

  这当然是典型的文化心理差异造成的。在认知和文化隔阂之下,不同文化习俗哪怕是似乎最普世的节庆文化,带给人的也只会是迥然有异甚至是对立的观感。这也是人们对幼儿过外国“鬼节”万圣节有强烈心理障碍的根源所在。  
  

  不可否认,在这个文化渐次多元的时代,以开放与包容的姿态拥抱异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这种碰撞交流中扬弃并革新,社会才能更好地契合时代诉求。从这个维度讲,包括万圣节在内的西方节庆文化,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

         “不给糖就捣蛋”这个习俗,来源于异教徒相信鬼魂会在每年降临人间的时候给活着的人制造麻烦。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恶灵伤害,人们穿上看起来像鬼的衣服,并且准备面包、鸡蛋、苹果等食物当供品以求好运。人们戴着面具,穿着迷惑鬼魂的鬼服,挨家挨户收供品。慷慨的人点起灯火,受到良好祝愿,但吝啬的人却受到威胁。    这个习俗延续至今,成千上万的儿童穿戴起来,逐户敲门要求款待。然而大多数现代人并不怕鬼,在万圣节,当小气的人看见有人拿着"家伙"经过,并朝小气的人的家里丢鸡蛋的时候,不免会有些提心吊胆。

    如果你知道,万圣节的由来是因为天主教会试图以一个让异教徒感念天主教圣人的节日来取代异教的"缩温节",你可能会感到惊讶。缩温节是一年中很特别的日子,英国人和爱尔兰人在这个时候悼念他们死去的亲友。这些人相信,  死去的灵魂会在这一天来到人世间,因此每年10月31日他们燃起篝火,举办盛宴以求好运。  

  只是,像上述新闻中那样,万圣节从幼儿抓起,仍然有些荒唐滑稽。首先,任何学习都不能以强制力为前提。否则,这一颇有中国特色的做法,就会让人想起那些更为国人所熟悉的“校服、教辅、补课、培训”等在“后幼儿园时代”教育界里的高频词了——而它们唯一的共性,就是指向校方和商家共谋的某种强制性乱收费。幼儿园里的万圣节“骷髅头套”下,会不会暗藏又一次心照不宣的分肥的消费盛宴?

  其次,文化的交融,必须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仍以万圣节为例,在成人世界,在各大微博、饭否、人人网等各种社交网站,三四天前“万圣节怎么过”就已雄踞热门话题榜榜首。而在上个周末你去各个城市的欢乐谷、广场、公园等地方,也总能碰到头戴“骷髅”,或满脸是“血”,化着浓墨重彩的鬼妆的年轻男女,在忘情地High。

  而比这些零零碎碎的个体或小群体的变装派对更狠的,是各商家、影城、娱乐场所“预谋已久”蓄势待发的节庆商战。貌似疯狂诱人的折扣、各种令人心动的“套餐”、互相“血拼”聚人气的策划炒作……早在一两个月甚至更早前,此类广告就已在城市各个角落潜伏就位。不论你是在路上车上网上,都被包围。

  与其说这是一个正在尝试着进行本土化的洋节体验,不如说是精致的节庆文化糖衣悉心包裹的又一重磅的消费炸弹。

  万圣节不过是引燃这颗炸弹的一截引信。当一帮连中元节、盂兰节,连中国“鬼节”都没搞清楚的年轻人,一窝蜂地奔着洋“鬼节”而去,那么他们只想抓住的是狂欢是消费,而不是真的打算消化人家的“鬼”文化。同样的,引爆类似消费狂欢的引信还有很多,情人节、圣诞节乃至父亲节、母亲节。

  但是,如果这些洋节对我们来说,只剩下消费叙事和购物狂欢,那么,我们真的能说我们是在“过节”吗?而不是随便找个由头,来发泄我们平素积攒太多而又无处发泄的那些情绪?

  我们可以“山寨”人家的节庆文化,但是因为信仰和文化价值的差异,简单粗暴的纯物化消费性的移植,很容易用新恶续旧俗。这只会有南橘北枳的效果,缺失的恰是西方节庆文化中的宗教信仰的内涵,缺失的是文化的美感和光泽。

  比如,这些年,圣诞节和情人节在我们这儿已经不算稀奇了。圣诞节,在西方可能就是“雷锋节”,大街小巷,到处是给穷人孩子捐献圣诞礼物的箱子,而且都装得挺满。可西风东渐后,在咱这里每每成为物欲泛滥的无节制狂欢。父亲节、母亲节,则被简化为成人的买东西送礼物,或学龄孩子的“被逼”为父母洗脚。这样的节庆文化,显然是残缺的。遗憾的倒是感恩节这类能更好地融入传统美德并生发新涵义的节日,或因不太符合狂欢特性,而没在中国发扬光大。

  从传统静寂民俗到喧嚣尖叫消费,是节庆文化的一个转身,但这远远不够。在与外来文化的对撞反思中,应该重新盘点和吸纳可兼容的精华,不再舍本逐末地只追逐那些花哨华丽的外壳,而是沉淀凝聚底线共识,汇入和完善人类共同的审美体系。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