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一面五星红旗
第一幅毛主席画像
新中国开国大典中的“第一”
60年前的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那铭刻在开国盛典上的无数个闪光的“第一”,记录了那个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伟大时刻,并将永远载入共和国辉煌的史册……
第一面五星红旗
1949年7月,新政协筹备会向全国及海外发出了征求国旗等方案的启事。上海滩一位33岁的青年从报纸上得到消息后激动得彻夜难眠。他的名字叫曾联松,在上海一家经济通讯社当编辑。7月,曾联松在一间斗室里设计出一张又一张国旗草稿。他从人们常说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了灵感,又联想到红军头顶的五角星,脑海中闪现出一幅画面:以一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以四颗小星象征广大人民群众,每颗小星各有一个角对准大星的中心,形成“众星拱北辰”的格局,寓意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各族人民围绕在党的周围。旗面为红地,五星呈金黄色,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文化特征,犹如红霞一片,金光灿烂……
9月27日,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庄严地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一天,参加会场布置的美术供应社女工赵文瑞接受了一项新任务:领导吩咐她赶制一面五星红旗的样旗,随即便把一份国旗图案和制作尺寸交给了她。赵文瑞跑到前门外最大的绸布店瑞蚨祥,买来长幅红绸料和黄缎料,按照国旗制作的要求,趴在地板上飞针走线地缝制起来……离政协会议闭幕只有四十几个小时了,她顾不得吃饭,更顾不上合一合眼。由于过度劳累,上下眼皮直打架,稍不留神,针尖刺破了手指,鲜血滴在旗面上。
9月30日下午1点,五星红旗缝制完成,政协会议的工作人员等着把这面红旗取走送往怀仁堂会场。在全国政协一届会议闭幕式上,当刚选出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6位副主席站在巨大的五星红旗前面时,会场满台红光,四壁生辉,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
与此同时,北平国营永茂实业公司职工、共产党员宋树信接受了天安门广场第一面国旗的监制工作。10月1日,当晨曦照进窗棂的时候,一面长460厘米、宽338厘米的巨幅五星红旗终于制作成功了。
当日下午3点多钟,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地按动了电钮,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节奏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上新中国的天空。她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当年毛主席升起的第一面国旗,至今完好地保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
第一次实况转播
在天安门城楼的西侧城台上,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丁一岚、齐越正在充满激情地进行现场广播。
10月1日中午刚过,丁一岚和齐越早早来到天安门城楼的播音位置,像是两个待命投入战斗的士兵。
丁一岚和齐越在解放战争中播出了党中央许多重要的文告和战场新闻,包括毛泽东、周恩来亲自起草、修改的文稿,通过他们的声音传遍了四面八方,为鼓舞人民士气,瓦解敌人斗志,配合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庆典开始了。丁一岚、齐越有幸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面对着宽阔的广场和由东向西伸展的长安大街,那里站满了欢呼着的30万群众,他们挥舞着无数面鲜艳的红旗,恰似欢腾的海洋;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将士早已排列成整齐的方队等待检阅。看到这宏伟、壮观的场面,他们怎么能抑制住激动、兴奋的心情呢?
为了组织好共和国第一次“实况转播”,从中央广播事业局的领导到新华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事先,编辑、记者胡若木、杨兆麟、高而公都一次次采访了阅兵式和分列式的演习,并且到参加游行的各机关、团体了解情况,草拟和反复讨论实况广播稿件。同时,播音员也预先熟悉各方面的情况,深入领会稿件的精神。这种“实况转播”需要各方面配合。听众不能到现场观看,却急于了解受阅部队和群众队伍的动态情况,播音既要简要概括,抓住重点,抓住人们所关心的场面,又要层次分明,有真情实感,使人如亲临其境。播音是整个编采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而又处于直接和亿万听众交流思想感情的第一线,更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广播事业局副局长梅益亲自坐镇指挥播音。李伍和李志海负责城楼上的技术设施,特别是要照看主席台正中的话筒和播音话筒;傅英豪、黄云负责机房和广场的音响设备;胡若木、杨兆麟则负责现场的播音稿。大部分播音稿是电台特派记者在预有准备的情况下写就的。梅益坐在播音台的一侧,一张一张地看稿,适合播出的立即以手指或点头示意交播音员。丁一岚和齐越认真地交替朗读着广播稿,全神贯注地把开国大典的盛况,把正在进行着的动人情景恰如其时地、一幕一幕地告知海内外的亿万听众……
第一幅毛主席画像
天安门城楼大殿的东山墙下搭起了一座6米多高的杉木架子。北平国立艺专实用美术系教师周令钊带领他的学生、助手陈若菊等,正站在高架子上绘制毛主席巨幅画像:毛泽东头戴八角帽,脸部稍侧,目光仰视,微带笑容,显露出高瞻远瞩的伟人气质。原照片是新闻摄影局的郑景康1945年6月在延安时拍摄的。照片上毛主席身穿的粗呢子制服还是在延安大生产后王震的359旅战士为毛主席制作的。这是当时在解放区最流行的一张领袖像,而且是经毛泽东本人亲自选定同意的。
北平解放后,30岁的周令钊画领袖像颇有名气。六国饭店(今华风宾馆)国共和平谈判会场、北京饭店会议室等处悬挂的毛主席油画像都是他的杰作。及至新中国成立在即,北平市有关领导就推荐周令钊来承担为开国大典绘制毛主席画像的任务。
这一光荣的任务随之成就了一桩美好的姻缘。也算是托了领袖的福气,周令钊和他的助手陈若菊不久结成了恩爱夫妻。
面前这巨大的画框是由北平市美术工作室的同志设计的,他们根据天安门的整体格局,经过在门洞上方实际丈量,最后才确定高6.4米、宽5米的尺寸。周令钊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扶着梯子爬上爬下,把方寸小照放大在足有两层楼高的画框上。助手陈若菊和负责古建油漆的师傅在一旁协助他打底、调颜色。十来天里他们没有离开过天安门一步,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周令钊根据照片摹本把毛主席的衣领画为稍微敞口的式样,并根据领导的要求,模仿毛主席的书体在画像底下写了8个字:“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这天,聂荣臻将军来到城楼下面,他端详着毛主席画像,从一个职业革命家的角度提出了意见。他说,主席画像的领子还是要把风纪扣系上。熟悉聂荣臻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在战争年代,聂荣臻也十分注意军容风纪。周令钊对聂将军的指示心领神会,立即抓紧时间改画了主席的衣领。经过连续夜以继日地“赶”画,大典前夕,毛主席画像绘制完成了。这在当时该属中国最大的一幅领袖画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