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代诗词的特点: > 详细内容
元代的散曲与诗词
阅读次数:41282  字体大小: 【】 【】【

  蒙古贵族统一中国以后,给汉族人民以残酷的剥削和非常不平等的待遇,形成长期剧烈的民族矛盾和斗争。汉族受到压迫,在历史上是常有的事,如两晋,如南北朝,如两宋,算是最严重的了。但在当代的不利形势之下,汉族还能在南方保存一部分实力,独成一个对峙的政治局面,到了元朝吞金灭宋代后,这种情形完全变了。中国的全部土地与人民,都归之於蒙古贵族统治者的手下了。他们破坏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制度,破坏了唐、宋以来发展的农业经济,把汉人降到社会阶层中最低的一等。从前看作是上品的续书儒生,这时下降到“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地步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了当代极其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继续了九十年,一直到朱元璋起来,领导和汇合农民起义的强大力量,才推翻了元朝统治者,建立了明帝国。
  蒙古族散居塞外漠之地,精骑善射,强悍勇武,习惯於游牧生活。宋时由於各部落的联合,形成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并吞大漠南北各部族,举兵南下,夺了金的黄河以北的地方,再乘胜转兵西征,申中亚细亚各国而入欧洲,势和破竹,后来凯旋东归时,把西夏也灭了。由成吉思汗几次强大武力的拓展,替元帝国打好了基础,同时也增加了他们进攻南方肥沃土地的野心。
  这种南进政策,到了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太宗),实现了第一步。他在公元一二三四年(宋瑞平元年),成就了灭金的大业。从此以后,衰弱的南宋,就面对着强大的力量。当时宋朝君臣,虽尽力输诚纳币,妥协求和,然这只能苟延残喘於一时,终非救国图存的善策。结果,到了元世祖忽心烈时,举兵南下,公元一二七六年攻陷了临安,宋朝的残兵败将,节节南退,退到了今广东崖山,元兵仍是进逼不已,最后由陆秀夫负着帝投海殉国,结束了宋帝国的命运,那时正是公元一二七九年(宋祥兴二年)。
  元帝国的基础完全建立在强大的武力上。那些统治者的贵族们,用强大的武力来摧毁人民的生命,掠夺财货与土地。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云:“自太祖西征之后,仓廪府库,无斗粟尺帛,而中使别迭等佥言,虽得汉人,亦无所用,不若尽去之,使草木畅茂,以为牧地。公(耶律楚材)即前曰:夫以天下之广,四海之富,何求而不得,但不为耳,何名无用哉?”(元文类卷五七)虽因耶律楚材之言,而未使中国化为牧场,人民变为枯骨,但在这几句话里,可以看出蒙古贵族的游牧政策。因此,他们的子孙,从来一统治中国,便实行高压的奴化政策。把统治的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蒙古人最高,政治军事上的高官大吏,都是他们,色目人(西域、欧洲各藩属人)次之,汉人(辽、金旧人及辽、金统治下的北方汉人)又次之,南人最下(南宋统治下的南方汉人)。
  地方官吏虽也有汉人担任的,但必须有一个蒙古人或色目人总管一切,汉人不能私藏兵器。元史百官志序说:“世祖即位。......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
  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可见在当日,被征服的诸民族里,最受压迫的要算是汉人了。在这样的统治下,那些君主王公只知掠夺土地与金钱。除了尽量享受汉人的物质生活,和施行便於统治与组织的制度以外,对於文化的建设与发扬,自然是很少顾问的。从前读书人看作是进身之阶的科举考试,自元灭金以后,仅於太宗九年,举行过一次。从此废而不行,至七十馀年之久。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云:“滑稽之雄,以儒为戏者曰:我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贵之也,贵之者谓有益於国也。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后之者贱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各有所统辖。”他们所说的虽微有不同,但当日蒙古统治者压迫儒生以及他们在当日地位的低微,是可想而知的。这使中国的学术思想,沦入了黑暗时期。但从文学史的观点上来看,元代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因为在这个新的政治局面下,由於城市经济的高度发达,加上外来的文化生活的影响,不能不促使社会环境发生激烈的变化,从而使旧有的精神意识、习惯信仰也都不能不动摇彬解体,於是文学得到了新的发展的机运,而可以从旧的思想和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前人所视为卑不足道的市民文学,大大地发展起来,代替了正统文学的地位,而放出了异样的光彩。这一种新兴的文学,正是群众所欣赏的曲子与歌剧。
  当代的古文诗词,虽也有些好作品,但是大都承袭前代,跳不出唐、宋诸大家的圈子。唯有这些新起的曲子与歌剧,无论形式与精神,都具有新的生命、面貌和创造精神,在当代的诗坛与剧坛,表现了新兴的艺术力量。因此,我们可以说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流。至於元代的白话小说,多为宋代话本继承,在清平山堂话本和三言中,毫无疑问,是保存着一些元人话本的,但很难确定是哪几篇。至如三国演义、不浒传等巨著,都产生在元末明初,因此,关於元代的小说史料,将放在明代一道去叙述了。
  所谓元曲,实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散曲,一是杂剧。散曲可以说是元代的新体诗,杂剧是元代的歌剧;散曲可以独立,同时又是构成元代歌剧的主要部分。
  它们在语言的性质上虽是同源,但在文学的作用上,是异体。双方的关系固然非常密切,但它们各有诗的与戏剧的独立生命。前人研究元杂剧时,只注意其中的曲辞,用这种曲辞去代表元杂剧的全部生命,因此许多选本如词林摘艳、雍熙乐府一类的书,只选录其曲辞,而把那些剧本的内容不加重视,於是剧本中的曲辞与散曲混杂起来,在这一种情状下,元曲便成了散曲与杂剧的总称。现在为得要分明双方的界限,因此我在下面分作两部分来叙述,而主要是杂剧。

上一篇:【中晚唐诗歌】 下一篇:宋代的诗歌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 评论人:[匿名] 时间: [2020/1/9 7:27:39] IP:[23.251.42.25*]
  • Priligy Generique Horses Viagra a href=http//cialibuy.comCialis/a Comment Acheter Viagra Hors Pharmacie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